冰壶赛场上,中国女子冰壶队用一场完美的胜利,为泛洲际冰壶锦标赛画上了历史性的句点。
美国明尼苏达州维吉尼亚冰壶馆内,中国女子冰壶队队长王芮掷出最后一壶,精准地将对手的冰壶撞出大本营。 记分牌定格在7-6,中国队以九战全胜的战绩战胜世界排名第一的加拿大队,夺得最后一届泛洲际冰壶锦标赛冠军。
这场胜利标志着中国队在该项赛事中的历史性突破,此前的最佳成绩仅为2024年的季军。
泛洲际冰壶锦标赛是一项相对年轻的赛事,自2022年开始举办,是与欧锦赛同级别的大型洲际赛事。 由于世界冰壶联合会赛制改革,2025年的比赛成为该项赛事的“绝唱”。
这项赛事原本是世锦赛的选拔赛。 本届比赛中,获得前四名的队伍将锁定2026年冰壶世锦赛的参赛资格。
中国男女队均成功晋级四强,双双获得了世锦赛入场券。 中国女子冰壶队此次不仅夺冠,更是以全胜战绩成为该项赛事的“末代冠军”。
中国女队此次派出的是上半年世锦赛获得铜牌的原班人马。 队伍组成包括四垒(队长)王芮、三垒韩雨、二垒董子齐、一垒姜嘉怡以及替补苏亭毓。
从循环赛开始,中国女队就展现出强劲势头。 首战对阵世界排名第三的韩国队,中国队以6-5险胜。
随后的比赛中,她们先后以11-2战胜墨西哥、5-4力克日本、10-4击败新西兰。
第五轮对阵世界排名第一的加拿大霍曼队成为循环赛的关键战役。 面对此前5次交手未尝胜绩的强敌,中国队在上半场3-4落后的情况下,最终在第9局拿下2分,以7-6反超取胜。
此后,中国队又接连战胜美国队(7-6)和澳大利亚队(11-0),以循环赛七战全胜的战绩排名第一,晋级季后赛。
半决赛中,中国队再次遭遇韩国队,双方战至5-5平,最终中国队在加局中以6-5险胜,职业生涯首次闯入泛大陆决赛。
决赛中,中国女队再次迎战加拿大霍曼队。 决赛过程跌宕起伏,双方上半场势均力敌,加拿大以3-2微弱领先。
下半场中国队开始发力,不仅拿下2分,还成功偷得1分,将比分反超。
第十局比赛,中国队采用先手严密控分战术,布置下铁桶一般的防守。 霍曼队虽全力挣扎,但最终仅追回2分。 中国队最终以7-6锁定胜局,以九战全胜的完美战绩夺冠。
这场胜利是中国女子冰壶队在该项赛事中的历史性突破。 此前的2024年,中国队在该赛事的最佳成绩为季军。
与此同时,中国男队作为卫冕冠军出战本届赛事。 队伍由40岁的队长徐晓明(四垒)率领,成员包括三垒费学清、二垒李智超、一垒许静韬和替补杨博昊。
中国男队的征程并不顺利。 循环赛首战,他们以4-10不敌加拿大队,无缘开门红。
技术统计显示,中国队的主要问题在于击打成功率不足,导致战术选择被迫保守。
尽管成功晋级四强,但在半决赛中,中国队以4-5惜败给加拿大队,未能进入决赛。 在随后的铜牌争夺战中,中国队迎战日本队。
铜牌赛过程充满戏剧性。 中国队一度以5-4领先,并且在第十局拥有后手优势。 然而日本队四垒山口刚史凭借精准传击打破了中国队的中路防守,偷得2分,以6-5实现绝杀。
数据统计显示,中国男队在这场比赛中全队击打成功率仅为65%,低于加拿大等传统强队的80%。 40岁队长徐晓明个人表现稳定,其关键球误差不超过0.5厘米,但三垒费学清在铜牌战中多次处理红壶失误,影响了战术连贯性。
从技术统计来看,中国女队获胜的关键在于稳定的心理素质和精准的关键球处理。
特别是在决赛第九局,队长王芮的两次精准旋壶直接导致加拿大四垒失误,为中国队单局拿下2分奠定胜局。
相比之下,中国男队在关键分处理上暴露出问题。 数据显示,中国队关键分失误率较传统强队高出13%。
在铜牌战中,尽管队长徐晓明个人表现不俗,但全队整体击打成功率偏低,导致在拥有后手优势的第十局被对手偷分逆转。
中国女队在此次比赛中的表现展示了冰壶运动的精髓,团队配合与心理稳定性同样重要。 循环赛中对阵韩国、加拿大和美国的比赛,中国队都是通过加局险胜,显示出在压力下的心理素质。
比赛结束后,中国女队的姑娘们相互拥抱,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队长王芮作为四垒,承担了关键时刻的投壶重任,她的两次精准旋壶为中国队锁定了胜局。
而中国男队虽然卫冕失败,但仍锁定了2026年世锦赛的参赛资格。 他们接下来的挑战是12月举行的米兰冬奥会落选赛,将有8支队伍争夺2个出线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