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冰壶迎来“双喜临门”!在刚刚落幕的2025年泛大陆冰壶锦标赛上,中国女队以七战全胜战绩夺冠,男队则收获第四名。更令人振奋的是,男女队双双锁定2026年冰壶世锦赛资格,为中国冰雪项目在新周期的竞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女队的冠军征程始于小组赛的稳定发挥。循环赛阶段,她们五战全胜提前晋级四强,其中对阵加拿大队的胜利尤为关键——这场7:6的险胜不仅奠定了小组头名位置,更积累了决赛再遇强敌的心理优势。
半决赛对阵韩国队,中国队遭遇开赛以来最大挑战。双方战至加局,依靠四垒王芮的精准投壶,中国队才以微弱优势险胜。这场胜利不仅报了历史上多次负于对手的“旧仇”,更展现了队伍打逆风球的能力。
决赛再战加拿大,中国队战术执行极其明确:前半场稳扎稳打,中局连续得分建立优势,末局顶住对手反扑。队长王芮在赛后表示:“我们始终相信彼此,无论比分领先还是落后,全队都没有丝毫慌乱。”这种沉稳,正是冠军队伍的底蕴。
中国男队在此次锦标赛中取得4胜1负的循环赛战绩,提前晋级四强。尽管铜牌战中以5:6惜败日本,未能站上领奖台,但这一成绩仍确保了2026年世锦赛参赛资格。
回顾男队近年表现,他们的进步有目共睹:2024年首夺泛大陆锦标赛冠军;2025年世锦赛跻身四强,追平历史最佳战绩。此次虽未能复制2024年的夺冠辉煌,但队伍在关键场次的表现仍可圈可点。
尤其值得肯定的是,男队采用了“以老带新”的阵容组合:老将徐晓明担任四垒,费学清、王智宇、李智超等中生代球员担纲主力,杨博昊作为替补随时待命。这种阵容配置既保证了比赛经验,也为年轻球员提供了成长空间。
本届泛大陆锦标赛成为该项赛事的“绝唱”——世界冰壶联合会对国际大赛赛制进行改革,此后将不再举办泛大陆锦标赛。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女队的全胜夺冠更具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冰壶在国际赛制变革前已占据有利位置。
同时,中国冰壶的成功得益于地方人才的持续输送。冠军女队中,王芮、董子齐来自哈尔滨,韩雨、姜嘉怡则是北京培养的运动员。这种多地共建的模式,为中国冰壶提供了丰富的人才储备。
凭借此次比赛的出色表现,中国男女队双双获得2026年世锦赛门票。这对中国冰壶意义重大:
1. 更多大赛历练:世锦赛作为顶级赛事,将为队员积累宝贵经验;
2. 奥运积分保障:参与世锦赛有助于争取更多奥运积分;
3. 梯队建设加速:年轻球员有望通过大赛快速成长。
女队已拿到米兰冬奥会入场券;男队虽未直通米兰,仍可通过年底的奥运落选赛争取资格。此次全胜夺冠的经历,无疑将为全队注入强劲信心。
从2009年女子世锦赛夺冠,到2010年冬奥会摘铜,再到2025年泛大陆锦标赛全胜登顶,中国冰壶走过了一条曲折但坚定的发展道路。新一代冰壶运动员用他们的表现证明:中国冰雪项目正在迎来新的黄金期。
正如一位冰壶评论员所言:“这座冠军奖杯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期待中国冰壶在2026年世锦赛和未来的米兰冬奥会上,继续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