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三国时期的猛将,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一吕二赵三典韦”。不过,这种说法其实主要来源于评书和小说《三国演义》,并不完全可信。事实上,三国正史中的真正顶级猛将是另外五个人,吕布和赵云都未能入选! 吕布赵云未能入榜 在《三国演义》中,吕布被誉为“天下第一猛将”,几乎没有人能与之单挑。但是,在三国的正史中,吕布并没有演义中那么强悍。尽管他在正史中也被视为一位勇猛的大将,但他的武力并未进入三国顶级猛将的行列。而且吕布刚开始做官时,是一名文官,这也侧面说明了他的武力并非天生就如此强大。 至于赵云,在《三国演义》中,他曾在长坂坡七进七出,轻松击退曹军众将。之后在赤壁之战和汉水之战中,赵云也表现得极为勇猛,甚至张郃和徐晃两员猛将联手都不敢与之交战。演义中,赵云一生未曾受伤,最终还善终,许多人都认为他是三国第二猛将。然而,正史中的赵云并不像演义中那么无敌。他的表现其实与黄忠差不多,差距并没有演义中那么大。 除了吕布和赵云,演义中的典韦和马超也被过度高估。在正史中,他们的武力并没有那么强。事实上,三国正史中真正可以以一敌百的顶级猛将,主要是以下五位。
第一、关羽 说到三国时期能以一敌百的猛将,关羽无疑是首当其冲!这一点,无论是三国时代的人,还是后世的评价,大家对关羽的武力几乎没有异议。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蜀汉的评价来看关羽的强悍,因为关羽本身是蜀汉的将领。如果我们参考曹魏和东吴的评价,会更加客观。 在曹魏的记载中,关羽在白马之战中亲自斩杀了袁军的主帅颜良,这一战彻底改变了战局。古代四大军功分别是先登、陷阵、夺旗和斩将,而斩将的难度最大。关羽在万军之中斩杀颜良,不仅成功割下颜良的头颅,还能安全撤退,令袁军无一人敢追击。这一战让关羽名声大噪,曹营的将领甚至称他为“三国万人敌”。到了后期,曹魏的将领们甚至认为,蜀汉的猛将虽多,但只有关羽才是真正的猛将。 东吴对关羽的评价也很高,虽然在《三国演义》中东吴众将看不起关羽,但在正史中,他们十分忌惮关羽,称他为“熊虎之将”。正是因为关羽的强悍,孙权和吕蒙才在关羽进攻曹操时,趁机偷袭荆州。 从三国时期到后来的历史,关羽的强悍都被认为是无可匹敌的,后人常用“堪比关张”来评价勇猛的武将,足见关羽在历史中的地位。他无疑是三国第一猛将! 第二、张飞 张飞在正史中的评价几乎和关羽相当,许多人在提到猛将时,都会把关羽和张飞放在一起。这也说明张飞的强悍程度。但是在三国中,普遍认为张飞的武力稍逊色于关羽,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张飞排在第二位。 第三、文鸯 关羽和张飞代表了蜀汉的顶级猛将,那么曹魏的顶级猛将是谁呢?许褚和典韦?其实,三国正史中的顶级猛将中,曹魏占有两个,其中之一就是文鸯。文鸯是三国后期才崭露头角的猛将,可能很多人对他不太了解,但只要看看他的战绩,就会知道他有多强。 文鸯不满司马家族掌权,曾与父亲一起起兵反抗。司马师亲自带兵征讨,结果被文鸯的袭击吓得失魂落魄。如果不是文鸯的父亲及时赶到并与他合击,司马师很可能会败在文鸯手中。为了给手下争取机会,文鸯亲自断后,最后成功击退魏军。这种英勇的表现使得他成为三国顶级猛将。 而赵云在长坂坡七进七出的壮举,其实并不是三国正史中的真实情况。文鸯才是那个真正打出七进七出,令魏军不敢追击的猛将! 第四、乐进 曹魏的另一个顶级猛将是乐进,这可能让很多人感到惊讶。在《三国演义》中,乐进的形象被弱化了,但在正史中,他可是非常勇猛的。 乐进虽然个子不高,但在战场上非常勇猛。在曹操的多次征战中,乐进屡次完成了先登和斩将的壮举,这足以证明他的强悍。甚至在正史中有记载,乐进曾击败关羽,这样的战绩完全足以让他跻身三国顶级猛将之列。 第五、孙坚 东吴的顶级猛将是孙坚。虽然在《三国演义》中,孙坚的战斗力被弱化了,但在正史中,他确实是一位非常强悍的武将。在诸侯讨董之战中,孙坚是表现最为突出的猛将之一,甚至令董卓感到恐惧。董卓为了和孙坚建立良好关系,主动寻求联姻。如果孙坚被董卓收服,董卓可能真的会稳坐江山,其他如袁绍、曹操等都可能成为他的手下败将。 结语 别再被《三国演义》误导了!在三国正史中,真正能以一敌百的猛将仅有五位,他们分别是关羽、张飞、文鸯、乐进和孙坚。而吕布、赵云、马超、典韦、许褚等人虽然也很强,但与这五位猛将相比,还是有所不及。三国的真正武力巅峰,正是这五位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