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华东地区的部队开始进行统一改编,最终形成了华东野战军和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是由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组成的,陈毅担任华东野战军的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为副司令员。而华东军区则是由山东军区和华中军区合并而成,司令员仍是陈毅。
华东军区成立后,管辖范围包括胶东、渤海、鲁南、鲁中、苏中、苏北六个军区,这六位军区司令员都是非常出名的将领。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军区司令员建国后分别的军衔和他们的经历。
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
许世友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军事人物,周围有很多与他相关的传奇故事。他是红四方面军的老兵,参加过黄麻起义,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就成为了一个优秀的指挥员,曾担任过红四军军长等职。抗战爆发后,他被派往山东,重建了抗日根据地,并且成功改变了胶东抗战的局面。1942年,许世友被任命为胶东军区司令员,统帅胶东地区的抗日力量。在解放战争期间,他担任了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司令员,参与了莱芜战役和孟良崮战役,之后成为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司令员,为解放济南立下赫赫战功。1949年,许世友成为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并且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长期担任大军区司令员。
渤海军区司令员:袁也烈
袁也烈是一位资历深厚的军事指挥员,他早年曾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和桂林军官学校学习,思想活跃,后来进入了黄埔军校。1925年,在聂荣臻和杨期纲的介绍下,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袁也烈曾参与北伐战争,担任过叶挺独立团的连长,并参加了南昌起义。起义后,他回到家乡组织农民进行革命斗争。抗战爆发后,袁也烈被派往山东,担任了八路军第一纵队军政干部学校副校长,并且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抗日军政干部。1942年,他调任清河军区参谋长,1944年在接任渤海军区司令员后,指挥了禹城战役,创造了山东战场上歼灭日军的最高战果。解放战争后,袁也烈任山东解放军第七师师长,参与了解放济南的战斗。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
鲁南军区司令员:张光中
张光中是“铁道游击队”的原型人物,他在抗日战争中领导了鲁南铁道大队,活跃在津浦铁路沿线与日伪军作战。张光中是江苏省沛县人,早年在徐州省立第七师范学习,投身革命。抗战爆发后,他在家乡成立了农民抗日自卫队,并成功袭击日军,为台儿庄战役提供了支援。此后,他的队伍成为了八路军115师苏鲁支队,张光中担任支队长,并领导了鲁南铁道大队。1940年,他被任命为鲁南军区司令员,继续领导抗战。解放战争期间,他主要在地方军区工作,并在建国后担任了徐州市市长和市委副书记等职,因转任地方工作,未获得军衔。
鲁中军区司令员:王建安
王建安是红四方面军的老兵,曾参加黄麻起义。他在抗战期间主要活动在山东,参与创建了山东抗日根据地。1943年,他被任命为鲁中军区司令员。抗战胜利后,王建安成为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司令员,并参与了豫东和济南战役的指挥。解放战争后,他担任了第7兵团司令员,参加了渡江战役。1956年,王建安因病回国并被授予上将军衔。
苏中军区司令员:管文蔚
管文蔚是一位革命经历丰富的指挥员,他在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读书时,受到了革命先驱恽代英的影响。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了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抗战爆发后,管文蔚在家乡组织起丹阳地区的抗日自卫队,后来加入了新四军,参与开辟了苏中抗日根据地。抗战胜利后,他成为了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司令员,后来担任了苏南军区司令员。建国后,他负责了剿匪和经济恢复工作,并且在江苏建省后担任了省委副书记和副省长职务。因此,在1955年授衔时,管文蔚并没有获得军衔。
苏北军区司令员:陈庆先
陈庆先早年曾在军阀部队当兵,后参与了红四方面军。他在抗战期间主要在淮南地区作战,并且担任过新四军第2师的团长。解放战争时期,陈庆先参与了淮南的战斗,并且在1949年成为苏北军区司令员。
这些军区司令员不仅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们的军衔和经历也见证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军事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