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然而,蜀汉并没有立即灭亡,而是坚持了近三十年,直到公元263年才最终衰落。对此,蜀汉能够延续这么长时间,与当时许多忠诚的文臣武将有着密切关系,其中之一便是张嶷。张嶷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他曾掌管无当飞军,并且在保护姜维撤退时,为掩护他与曹魏大军同归于尽。
一、早年经历与蜀汉的崛起
张嶷,字伯岐,出生于巴西郡南充国县,家境贫寒,但他性格豁达豪爽。早年,张嶷在益州担任县功曹等职务。公元211年,刘备应刘璋邀请入益州,随后与刘璋发生冲突,爆发了益州之战。公元214年,刘备击败刘璋,成功夺取益州。此时,张嶷因其才干受到刘备的赏识,被征召为州从事。
张嶷当时与许多著名人物如龚禄、姚伷等关系深厚,他们虽然出身富贵,但都与张嶷情谊深厚。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太子刘禅即位。四年后,诸葛亮开始筹划北伐,张嶷在这期间负责向汉中运送大量物资,确保了蜀军的后勤支持。虽然张嶷未直接参与前线战斗,但他在保障物资供应方面的贡献不可忽视。
二、平定山贼与清廉的形象
此时,山贼张慕在广汉和绵竹一带作乱,劫掠物资,张嶷作为郡都尉,带领军队前去讨伐。虽然张慕四散逃入山林,张嶷无法通过常规战斗将其擒获,但他巧妙地设宴诱捕张慕。在宴会上,张慕酒醉后,张嶷将其及其部下五十多人斩杀,并清剿了其他山贼头目。
然而,张嶷并非一帆风顺。某次,他突然患上重病,且因家境贫寒无法治疗。这一情况也反映出他为人清廉的一面。当时的广汉太守何祗得知张嶷的情况后,深知他曾帮自己平定叛乱,便倾尽家财为其治病。经过几年的治疗,张嶷才得以痊愈。
三、镇守越巂与卓越的治理才能
建兴九年(231年),汶山郡的羌人趁诸葛亮北伐之际叛乱,张嶷被任命为牙门将,随马忠参与讨伐。张嶷带领部队,凭借恩威并施,使不少敌军投降,剩余的叛军被彻底平定。因立下赫赫战功,张嶷被刘禅任命为越巂太守。越巂郡包括今四川南部和云南北部,是一片多山的地区,长期以来叛乱不断。然而,张嶷通过多年的治理,使得这片地区逐渐安定。
他不仅修复了破败的城池,还打通了越巂至成都的道路,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和民生。张嶷治理得当,深得百姓爱戴,因此刘禅召他回成都,并晋升他为荡寇将军,赐爵关内侯。
四、无当飞军与英勇的牺牲
公元248年,蜀汉名将王平去世,接替王平职务的张嶷被任命为无当飞军的统帅。无当飞军是蜀汉最精锐的部队之一,成立于诸葛亮时期,士兵大多来自南中部落。在王平之后,张嶷的担任标志着他深得朝廷的信任。
到公元254年,姜维率领张嶷等人北伐中原。尽管由于长期在南中地区任职,张嶷已因病无法行走,必须依靠拐杖才能站立,但他依然坚持随军出征。北伐期间,张嶷和无当飞军为掩护姜维撤退,与曹魏大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终英勇牺牲。
张嶷的一生充满了忠诚与英勇,他不仅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也是一位深得百姓和朝廷信任的英雄。虽然蜀汉最终灭亡,但像张嶷这样的将领,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保卫国家的安危,直到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