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人起源,《诗经·商颂·玄鸟》中写道:“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这句话提到了玄鸟与商的关系。对于玄鸟如何与商的诞生有关,历史文献《史记》提到了一个神话:帝喾的次妃简狄在沐浴时看到玄鸟的卵掉下,便捡起并吞下,之后怀孕生下了商代的始祖——商契。
从古代文献来看,商人对玄鸟极为崇敬,认为自己是玄鸟的后代,就像后世的人们崇拜龙一样。那么,作为商朝的“国鸟”,玄鸟到底是什么鸟呢?其实,玄鸟并非神秘的凤凰,它原本只是非常普通的鸟,只是在后来的传说中被赋予了许多神秘色彩,弄得大家难以辨别其真实身份。
关于玄鸟,先秦的文献其实早已做出了清楚的描述,证明玄鸟并不是凤凰。所提到的“高祖挚”,其实指的是少昊,他的部落崇拜凤鸟,而这种凤鸟更可能源自东夷地区,和殷商的发源地——河北并没有直接关系。《左传》曾经将凤鸟与玄鸟并列,这意味着它们不是同一种鸟。
文献中还记载,玄鸟是候鸟,春分时飞来,秋分时飞走,古人认为玄鸟管理着春分和秋分。二十四节气中提到“白露时,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这说明玄鸟在秋季会离开,南飞避寒,它的归来时间与燕子一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也提到,玄鸟是春分时到来,燕子便是南方的鸟类。因此,从古代文献和节气的描述来看,玄鸟应该就是燕子。
《吕氏春秋》和《竹书纪年·殷商成汤》也提到,简狄所在的有娀国是一个古老的诸侯国,而简狄正是有娀氏的女儿。在这些记载中,燕子被称作玄鸟,进一步证实了玄鸟就是燕子这一结论。
考古学发现也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商朝崇尚燕子的说法。比如,在石家庄一带,考古发现了一些商代早期的遗址,像平山西门外遗址和鹿泉北胡庄的先商遗址,这些遗址距今大约已有4000多年。同时,石家庄与河南濮阳之间,还发现了“漳河型先商文化”,代表性遗址如邯郸市的北羊井遗址,出土了具有商文化特征的陶器。
此外,史书记载提到“商太宰见孔子”,而商代与春秋时期的宋国有很多联系,宋字下部的“木”字也与“桑”音相关,甲骨文中有“宋地”的记载,这些都与石家庄赵县的“宋子城遗址”相符,学者推测商人的祖地可能就在河北。
再来看北京地区的“幽州”,这个名字的甲骨文中“幺”和“玄”很相似,“幺”被认为是“玄鸟”的后代。幽州的山脉被称作“燕山”,而这一带本来就叫做“燕地”,且周代的燕国最初名为“匽国”,后改为燕国,甲骨文中早已有燕字。因此,商人的起源地很可能就在今天的幽州地区,这里崇拜燕子,随着商人南迁,他们逐渐进入中原,但祖地的名称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综上所述,玄鸟其实就是燕子,这种鸟至今仍普遍存在,尽管它们并没有被列入国家保护动物名单。不过,玄鸟可能并非普通的燕子,而是另一种叫“雨燕”的无脚燕子。雨燕是一种候鸟,春秋时从非洲飞回来,每年往返3.8万公里,甚至能够连续飞行10个月,吃喝睡觉都在空中,因此它们的脚已退化,成为所谓的“无脚鸟”。这种雨燕的外形比常见的燕子稍大,羽毛呈深色,带有白色的细纵纹,颜色看起来非常“玄妙”,与玄鸟的特征非常匹配。
从甲骨文中对“玄”字的解释来看,玄字原本表示像弓弦一样的细丝,颜色也有着深奥、模糊的象征意义。而北京的雨燕,其深色羽毛和细长的身体特征,正符合玄鸟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