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新智
网络版第1818期
广德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锁三吴,襟两浙”,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早在1932年冬,国民党当局因战备需要,在广德东乡十里沟北边征地400亩,兴建飞机场 ,当时称飞行场。县长王树功下令各乡镇摊派民夫修建场坪。建成后,南京国民政府派员验视,认为机场狭小,不宜使用,决定另行兴建。安徽省第九行政区督察专员周君南奉命选址,确定在县城北郊邓家村东北重建。县长周崇颐立即下令派工,于1934年6月开工,12月26日机场建成。共用工15万个,总面积1200亩。广德飞机场是当时空军的一个航空站。
1935年9月,南京中央军校教导总队警卫大队七连调驻广德机场,担负机场对空及地面的警卫任务。七连到达时,机场仅具雏形,没有房舍,航空站租用了机场附近邓家村和曹村松林内的几间民房。大部分工作人员和警卫连官兵都住宿在帐篷和用毛竹、芦席搭建的简易房舍内。机场在场部和城内两处办公。航空站的电台设在县城东街的育婴堂内,医务室设在城北三里店杨小圩子村。当时国民党88师一个步兵连驻在广德,负责城防。连部驻东街天寿寺。航空站电台的守护由88师负责。
从1937年开始,在人民抗日热潮的推动下,机场条件逐步改善,配置了较好的装备,加强了防空监视。机场警卫连也装备了装有瞄准仪的高射机关枪和高射炮。全机场人员抗日情绪高涨,都表示誓雪“九一八”“一二八”国耻。每天都可以看到,黄色双翼教练机和银燕在空中飞翔翻滚。这是飞行员们在进行紧张的操练。这年春天,广德万桂山小学全体师生到机场参观,警卫连派人向他们讲解防空知识,并演示了高射机关枪、高射炮对空瞄准和射击,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1937年8月6日,蒋介石发表了告空军将士书,全文如下:
告空军将士书
此次倭军入寇,卑劣诈骗,巧取我平津,烧杀奸淫,蹂躏我同胞:天津化为灰烬,北平变成贼巢;此为我民族莫大之奇耻,实亦中国历史上未有之惨变。凡我同胞自认为黄帝之子孙者,未有不义愤填膺,誓与此倭寇早决生死,期尽我国民之天职。况我空军将士,为今日国防最新之武力,亦抗战唯一之先驱,受国家培养之深,人民期望之切,其必及时奋发,以死报国。惟空军参战,此为我第一次民族战争之绪战。其成也,则造民族万世之福利;其败也,即为国家千古之罪人。我空军绪战之结果,实为全民族全战争存亡生死之关键,责任之重,无可与比。凡我将士,能不察乎?深信我将士必能竭尽其职责,完成其任务,以建立我空军第一页光荣历史之基础也,民族兴亡,全在此举,其共勉之!(1982年2月台湾世界书局出版《蒋介石年表》第222页)
当时日本的航空力量明显优于中国,在发动侵华战争前夕,日本就已经拥有完备的航空工业体系,能研制生产先进的作战飞机。1937年制造飞机1500架,且年产量还在不断增长,战争中飞机损失后,马上就能迅速得到补充。1937年8月13日,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前,日本陆军拥有飞机1156架,海军1045架,共有飞机2200架。中国在宋美龄担任航空委员会主席时,航空委员会注册的飞机总数是500架,其中一部分是孙中山时期留下的,大多数成了不能起飞,供人参观的标本。有296 架是向意大利、德国、美国买回来的旧飞机,这些飞机型号不一,性能各异,甚至有的是已经报废的,如质量极不靠谱的意大利飞机菲亚特,组装后首次试飞就一头栽落地面,被飞行员斥之为“飞行棺材”。那时中国的航空工业处于起步阶段,仅有少量能修理或装配外国飞机的小型工厂。空战中飞机损耗后,就很难得到及时补充,不容易恢复战斗力。
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经培训合格,能实战的飞行人员,仅有600多人。但面对日本侵略者步步紧逼的情况下,年轻的中国空军以精忠报国的赤诚,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在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中,舍生忘死与日寇搏斗,在飞机数量上以少胜多,性能上以差胜优,用鲜血和生命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抗日空军战斗史。
1937年8月10日前后,随着华东前线敌情的日益紧张,日本海军向淞沪地区增派兵力,集结舰艇,大战迫在眉睫。再加上平津的迅速沦陷,导致调空军主力北上泰战已无很大迫切性,中国空军据此改变了原定北上作战计划,转而抽调兵力南下,将主力向华东的杭州、南昌等地集结,准备应对来自淞沪战场的威胁。
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在抗战初期进行调整,改以蒋介石为委员长、宋美龄为秘书长、周至柔为主任委员,于8月13日召开紧急会议,并且以空军总指挥周至柔和副总指挥毛邦初的名义,于下午14时,即中日军队在上海闸北开始交火之后的5小时,发表了《空军作战命令第一号》,内容如下:
1.上海之敌,约陆军7000人,凭多年暗中建筑之工事,及新近集中之大小兵舰约30艘有侵占上海,危及我首都之企图。连日以来,敌水上侦察机2架或3架,陆续侦察我宁波、丽水、杭州、阜宁、海州诸地,其有无航空母舰在远海游弋,我正侦察中。
2.空军对多年来侵略之敌,有协助我陆军消灭盘踞我上海之敌海陆空军及根据地之任务。
3.各部队应于14日黄昏以前,秘密到达准备出击之位置,完成攻击一切准备。
4.各部队之出击根据地如下:
第9大队:曹娥机场
第4大队:笕桥
第2大队:广德、长兴
暂编大队:嘉兴
第5大队:扬州
第6大队第3、5中队:苏州 第4中队:淮阴
第7大队第16中队:滁县
第8大队:大校场
第3大队第8中队:大校场 第17中队:句容。
5.各部队于明(14日)日开始移动、以16点至18点到达根据地为标准,其由现驻地出发之时间、由大队长定之,已驻在根据地之部队,可就地休息准备。
6.各大队可以大队或中队成队航行,但须避开省会及通商大镇,第4大队可在蚌埠加油。
7.每飞行员可带极简单之寝具。
8.到达后须迅速报告。
9.出动开始日时刻另行命令。
10.各大队长(第7大队长除外)于14日14时到京,面授机宜。
11.余在南京航空委员会。
右令
空军总指挥:周至柔
副总指挥:毛邦初
根据命令,中国空军第二大队由河南信阳转至广德、长兴。辖第9中队、第11中队、第14中队,装备“诺斯路浦”轻轰炸机37架,机场没有飞机库,飞机停放在东、西、北三方的地坪上。警卫连第一排驻曹村,负责第九中队、第十四中队飞机和人员的安全。第二排调往长兴机场。第三排驻机场西面松林、山坡一带,负责第十一中队飞机、人员和仓库的保卫。当时机场设备非常简陋,没有正规的跑道,没有夜间起落设备,甚至没有电。飞行员们住在帐篷里,喝的是井水,用空汽油桶做水桶、饭锅,以木箱做床铺。第二大队年轻的飞行员们,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频繁出击,喋血长空,给日本侵略者以无情的打击。
南京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于14日凌晨2时发布了第二号作战命令,下令2、第5大队对淞沪地区的日军陆、海、空部队实施攻击,第3大队专任首都南京的防空警戒,第6大队担任海面侦察,搜索日军舰只中国空军的雪耻之战终于到来了。
接到命令,大队长张廷孟和副大队长孙桐岗,马上就缜密的部署作战方案,制订详细的作战计划,决定由第9中队队长谢郁青率诺司路浦轰炸机9架,前往上海杨树浦轰炸公大纱厂。第11中队队长龚颖澄率9架诺司路浦轰炸机,飞往长江口,轰炸日本第三舰队与“出云”舰。
1937年8月14日上午8时40分,18架轰炸机分成两个大编队,飞过宽阔的太湖水面,直飞目的地上海。毕业于中央航校第一期的龚颖澄,在心里反复默念着: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为了不给长江口的日本军舰发现,他算准航路,先从扬子江上空出海。成功飞过日本第三舰队上空,飞抵黄浦江上空。
龚颖澄钻出云层,发现江面上满是日本兵舰,他当即对准最大的那艘,扔下一颗500磅的大炸弹,敌舰甲板上立即燃起熊熊烈焰,其他兵舰上,也同时响起了天崩地裂的爆炸声,顿时火光冲天,炸得日本鬼子措手不及,鬼哭狼嚎。龚颖澄和战友们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升高穿云胜利返航了。
第9中队谢郁青所率的9架轰炸机,飞抵杨树浦上空后,对准公大纱厂就是一阵猛炸,炸得日本鬼子不知所措,抱头鼠窜。
首战得胜,凯旋而归! 18架诺司路浦轰炸机中午全部安全返航。飞行员们兴奋地向张廷孟大队长报告执行任务的过程,张大队长则笑得很神秘地说:“你们快去吃饭,饭后还有任务。南京已经接到上海方面的报告,知道你们这次干得不错,下午的任务,等你们吃完饭以后再讲。”
大家边吃边谈,有人说:“下午出击,最好把炸弹抓在手里,直接放进‘出云’号的烟囱里才好呢!”此言一出,引起了哄堂大笑。
下午,龚颖澄和谢郁青仍各自率领9架诺司路浦轰炸机飞往上海,轰炸杨树浦码头的日本登陆部队、军火库和其他军事设备。当第11中队的诺司路浦轰炸机飞抵上海汇山码头上空时,谢郁青发现,飞机下面有黑云,飞机也有了异样的震动,原来上午挨炸的日本鬼子,也有了准备,日本鬼子的高射炮开始对空射击。龚颖澄和谢郁青当机立断,让大家各自散开,寻找目标。激战中,我空军勇士越战越勇,全然不顾敌人的炮火有多么猛烈,大家在火网里穿梭,把复仇的炸弹扔向日本军火库、仓库和敌军的高射炮阵地,浓烟滚滚,烈焰熊熊,爆炸声声,夹杂着日本鬼子的阵阵喧嚣。
站在上海市区高楼顶上观战的百姓,看到杨树浦方向的冲天烈火,都忍不住拍手叫好,有的还唱歌喊口号。
这时,顾兆祥和叶云乔把目标锁定了一幢红顶楼房,顾兆祥欣喜地对叶云乔说:“我们的航图没错,这就是日本人军火库,我要投弹了。”“好!”就在叶云乔说“好”的那一瞬间, “咚”的一声,飞机剧烈地晃动了起来。糟糕!飞机被高射炮打中了。顾兆祥抱着宁可和飞机炸弹,一起与敌人军火库同归于尽的想法,继续朝目标飞去,此时敌人的高射炮再次击中了飞机,飞机停车了,敌人的高射炮却仍然追踪着他们,怎么办?
顾兆祥冷静地调整了油门,拉高机头,叶云乔的机枪瞄准红房顶又是一阵猛扫,顾兆祥适时地把500磅大炸弹扔向红房顶,随着火光冲天的大爆炸,俩人会意地点了下头,升高后调整航向飞向虹桥机场,安然滑翔,平安地回到了地面。
奉命轰炸杨树浦的谢郁青,也遭到了敌人的炮击,不但有敌人地面部队的还击,还有下午敌人刚刚调到江面上的一艘航空母舰,由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驱逐机,对谢郁青他们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但谢郁青他们仍冒着危险,完成了轰炸任务。
傍晚,龚颖澄和谢郁青领着队友们回到广德机场时,发现回来只有16架飞机,每架飞机上都是弹痕累累。核查发现,顾兆祥和祝鸿信的两架飞机还没有回来。大队长心里很着急,后来接到上海方面的电话,才知道顾兆祥和叶云乔已降落在虹桥机场,人机平安。但另一架轰炸的驾驶员祝鸿信到哪里去了呢?对此大家都很忧虑。
原来祝鸿信和后座机枪手任云阁,在杨树浦完成投弹任务后,祝鸿信忽然听见机舱后面响起了枪声,开始他以为是机枪手任云阁在向地面敌人扫射,但他马上发现是一架日本驱逐机正向自己的飞机开枪,他大吃一惊,回头一看,不得了,任云阁脸色惨白,抱着机枪托,已经快不行了。
这时敌人的飞机正对着他冲过来,一枪击中了他的右肘,子弹由手背穿出,鲜血直流的右手已无法操纵油门,他用尽全力把驾驶杆一拉,脚用力蹬舵,飞机猛地侧向一边,总算躲开了敌机的再次扫射,迷迷糊糊中飞向虹桥机场。
比他早一刻降落的顾兆祥和叶云乔,马上向祝鸿信的战机飞奔过去,把祝鸿信和任云阁从飞机里救了出来。他们发现,日本鬼子的一颗开花弹打中了任云阁,子弹由背后射入,前胸被炸开一个洞。看到出发时还生龙活虎的任云阁,此时却了无生命迹象,顾兆祥泪流满面地发誓:“我一定要给你报仇,我要炸死成千上万的日本鬼子,还你一条命!”
下午,随副大队孙桐岗出战的李传谋,驾驶着1408号战机飞抵上海,在低飞投弹轰炸敌兵营和敌兵舰的时候,被敌人的高射炮击伤,李传谋驾驶着受伤的飞机返航至常州时,不幸坠地殉职。
这时已近黄昏,广德机场上所有的人都在纷纷议论着一天内发生的种种情况,中国空军不仅创造了首次空战6∶0的战绩,还创造了一天内向侵略者主动出击的记录。
事情到这里,似乎还没有完,因为这天还发生了一件出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这就是优秀飞行员周廷芳空手白刃驱敌寇,保护战机的奇迹。
暮色渐浓时,人们突然发现,天上飞来一架“霍克Ⅲ”,说来也怪,这架霍克Ⅲ既不落地,又不飞走,而是像表演特技似的在空中不停地俯冲翻筋斗。地面上的人正在纳闷,思忖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忽听得空中传来一阵阵沉闷的飞机引擎声,声音由远而近,越来越大,只见云层里钻出来6架双引擎的大飞机,紧接着又来了3架。这时,霍克Ⅲ犹如发现猎物的兀鹰,转身就向敌机群冲去,大家这才意识到,大飞机是日本轰炸机!
经“霍克Ⅲ”这么一搅,原想轰炸广德机场的敌机,只得仓皇向机场投弹,但炸弹都投到机场外面去了,最后这群敌机竟全被“霍克Ⅲ”赶跑了。
原来,驾驶“霍克Ⅲ”的是中央航校第二期毕业生周廷芳,执行任务后,在飞返南京的航途中,发现9架日本重型轰炸机,周廷芳想与敌人干一场,却发现机枪里没有子弹了。转念一想,前面就是安徽广德,敌人肯定是去偷袭广德机场的,如果机场飞机被炸,那损失可了不得。于是周廷芳立即升高钻云直飞广德,到了广德机场上空,发现机场上停满了刚从上海完成任务后,飞回来的诺司路浦轰炸机,地面上全是人。他实在无法落地,只能在天上示警,拼命驱赶敌机,做出种种惊险动作,以此唤起地面赶快采取应急措施,幸好周廷芳奋不顾身及时相救,才使广德机场和诺司路浦轰炸机幸免于难。
晚上,紧张疲劳了一天的飞行员们快进入梦乡的时候,电话铃又响了,电话里传来了好消息,妄图偷袭广德机场的那9架日本九六式重型轰炸机,在返航途中,居然集体撞山,一架也没有回去。原来这9架敌机,在广德上空被周廷芳搅得意乱胆怯,匆匆忙忙扔下炸弹后,惟恐我空军追赶,在夜幕中穿云而逃。原该飞越钱塘湾再出海,他们却想直飞台湾,刚刚飞过兰溪,就降低高度出云,岂知云里却是大山,就这样,一架又一架的与浙江东部括苍山脉的群山相撞。
8月15日,中国空军再度出击,分八批飞往上海上空执行空袭任务。因受台风影响、第5大队有三批飞机被迫中途折回。9时许,第6大队的5架飞机冒雨轰炸了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多枚炸弹击中目标。但因炸弹威力太小,未能给敌予重创。接着,从滁县出发的第7大队6架钱斯·沃特O3U2侦察机与从广德出发的第2大队8架诺思罗普2E轻型轰炸机,又先后袭击了虹口日本海军俱乐部大楼。第2大队的另7架轰炸机还袭击了停泊于杭州湾的日舰。这天晚上,第4大队8架驱逐机前往上海,空袭了虹口的日本兵营。
8月19日上午9时,第2大队第9分队分队长沈崇海和轰炸员陈锡纯驾驶904号“诺思罗普”轻轰炸机,轰炸长江口外的余山、白龙港一带海面日军舰队。当飞至南汇上空时,904号飞机突然发生故障。此时,南汇尚未失守,他们完全可以跳伞或迫降。但沈、陈两位壮士驾驶着飞机从2000米高空对准1艘日舰撞去,随着“轰”的一声巨响,904号战机与日舰同归于尽。烈士们忠骨未留,但他们的壮举永世长存。
在广德上空还不时发生空战。年轻的中国空军飞行员驰骋长空,给来犯之敌以迎头痛击。广德成为飞贼们的葬身之地。8月19日,第四大队的飞行员龚业悌在广德上空击落敌机1架。这天近午,驻杭州笕桥的空军第四大队派出6架霍克—Ⅲ机,由第二十一队队长李桂丹率领,掩护第二大队机群到花鸟岛轰炸敌航空母舰。投弹后他们从海上返回广德。飞机刚降落,又传来空袭警报。龚业悌立即起飞巡逻,但一无所获。李桂丹带着机群去南京参战。途中龚业悌遇到一架敌96式重轰炸机,一举将其击落。敌机坠落在广德北乡白水塘附近的水田中,机上共有5人,1人受伤被俘,2人已死,2人逃亡,不久也被俘获。第四大队飞行员敖居贤也在这一天击落敌机1架,“闻落于广德附近,撞山毁碎”。
8月20日,日军10架轰炸机由4架驱逐机掩护,轰炸广德机场。第四大队的机群正由南京飞来,与日机发生遭遇战。第二十二中队少尉飞行员吴可强的霍克机被敌机击中,坠落于机场西北约10里处,年仅24岁的吴可强为国捐躯。
8月31日,广德又遭日本飞机轰炸。1架敌机俯冲过急,没有拉起来,焚坠棚厂中。
9月7日拂晓,敌机数架袭击广德。第四大队的飞行员赖名汤率3机由南京起飞拦截,于太湖南面上空击落敌机1架。
9月18日,中国空军又在广德击落日机2架,具体经过不详。
10月初,空军第二大队离开广德,移驻南京大校场机场。
1937年11月30日,率部守卫广德的国民革命军第145师师长饶国华将军殉国之前,考虑到广德不保,决不能让广德机场落入敌手,被日本侵略者所利用。他立即带着警卫员赶到机场,命令警卫部队向机场各个仓库的油桶射击。顿时枪声四起,火光冲天,仓库烧毁,机场成了一片废墟。至此,广德机场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自淞沪抗战以来,中国方面曾集中全部空军,以南京、广德为根据地,以曹娥、杭州、嘉兴、扬州、苏州,长兴等为前进机场、以主力袭击日军海上基地——航空母舰和军舰,协助我地面陆军作战。当时,由手中国方面在飞机数量上处于优势,因而在和战术上都采取攻势。但从8月下旬以后日军在华北战场发动强大攻势,中国空军从淞沪战场抽调部分兵力支援华北战场,加上战中损失了大批飞机而又未能得到及时的补充,中国空军飞机在数量上已经明显处于势。至10月下旬,中国空军的314架作战飞,仅剩下81架。而侵华日军的飞机则随时得到补充,除了舰载机以外,随着日军在公大纱厂的机场的完工,在战区的飞机数量已增至近400架之多。
中国空军在抗战初期的对日空中作战,是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独立进行的,历时3个月的淞沪抗战结束时,中国空军共落、击毁日军飞机230架,击毙日军飞行人员327人。其中空军和高炮部队击落37架,陆军袭击日军机场击毁54架。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但由于敌强我弱的客观形势,我空军飞机损失惨重。至11月初,中国空军几乎全军覆没,基本上失去了作战能力。此后,处于最困难的中国空军,得到了苏联的援助。苏联向中国方面提供了飞机、航材、油料、武器弹药等等急需的军用物资,使中国空军获得了新生,得以继续坚持抗战。
(作者单位:中共广德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制作:童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