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长坂一战,刘备兵败如山倒,关羽和诸葛亮各自带着五百士兵撤向江夏,诸葛亮还护送着刘备的养子刘封。能留给张飞为刘备断后的,仅有二十几个骑兵。即便是有霸王之称的张飞,也难以阻挡铺天盖地的曹军。然而,历史记载和小说中都有一幕令人称奇的场景:张飞横矛立马,曹营九员大将竟无人敢上前,最后甚至被张飞的怒吼吓得狼狈撤退。
这九员大将里,有敢单挑吕布的夏侯惇,也有能与马超赤膊相争的许褚,可这一群身经百战的猛将,却都在张飞面前退缩。这让曹操也只能无奈叹气:这些人各有心思,我也拿他们没办法。仔细分析,这其中并非每个人武功不够,有的只是明知不敌而不愿冒险送死。至少有五人因怕死不敢上前,而剩下的四人则可能是权衡利弊、暂不轻举妄动。
刘备的安排显示了他的深谋远虑:若自己遇难,关羽和诸葛亮可以辅佐刘封,以江夏为根据地东山再起,或者逃往苍梧寻求吴巨援助,至少为刘家留下最后的火种。建安十三年九月,当阳长坂之战发生时,刘备兵少将寡,只剩下张飞、赵云、糜芳三员武将,士兵仅三千。曹操为追击赵云,仅派出五千骑兵,这样的部署虽然兵少,但撒开追击时留下了空隙。即使是赵云再勇,也难以救出甘夫人和阿斗。
曹营诸将为了争功,一个比一个先行,追至长坂桥时,九员大将齐聚:“文聘率军追赵云至长坂桥……随后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也都到达。见张飞怒目横矛立于桥上,又疑是诸葛亮设下机关,谁也不敢近前。”文聘曾与魏延交手,势均力敌,但与张飞相比仍有差距,因此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张飞在火烧新野时曾给许褚下过马威,这让许褚对张飞心存忌惮。加上张飞已娶夏侯渊的侄女为妻,家庭关系复杂,也让许褚不敢轻易出手。张飞怒目横矛,声若巨雷,威慑力十足,使许褚等人即便武艺高强,也只能退避三舍。
实际上,被张飞吓退的九将中,许褚的武功并非最强,他只是明知不敌而选择保命。夏侯惇、曹仁等人武艺高强,但在张飞面前若贸然出手,也可能被视为不智,尤其在场还有复杂的家庭和政治关系。其他几员将领,如文聘、张辽、张郃、李典,也都处于类似的权衡状态:不想冒险送命,也不愿因失策而丢了颜面。
从整个战局来看,张飞的勇猛与威慑力,不仅体现了他的个人武功,也显示了心理战的效果。他在长坂桥前,凭一己之力,为刘备争取了撤退和整顿的机会,也让曹营诸将不得不重新评估形势。对于曹操和他的将领们来说,这是一堂深刻的生死与智慧的课:真正的勇猛,不仅在于武力,更在于把握时机与心理的较量。
这场长坂桥之战,也让后人看清了张飞的非凡之处:他不仅是武力超群的将军,更懂得利用胆略和声势,创造出令人震慑的战场效果。正是这种勇智结合的能力,让张飞在乱世中,成为刘备集团不可或缺的屏障,也为历史留下了这段惊心动魄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