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汉末年,天下动荡,群雄割据,战火不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刘备,原本只是河北涿州一名普通的编席贩履之人,然而,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凭借卓越的领导才能,逐渐崭露头角,最终成为了蜀汉的皇帝。这种惊人的转变,放眼中国历史也是极为罕见的。
刘备的成功,除了他个人的天赋和机遇外,还有一群才能出众的将领们的鼎力支持。特别是被称为“卧龙凤雏”和“五虎将”的人物。虽说“卧龙凤雏”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但鲜为人知的是,五虎将之间,其实也有着实力的上下之分。五虎将中,有两员将军的武力堪比吕布,甚至能压过关羽,但这两位勇猛的将领,却一直未能得到刘备的重用。那么,他们究竟是谁呢?
“五虎将”这一称号源自《三国演义》,指的是刘备麾下的五位名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这五位将领在历史上并没有被正式列为“五虎将”,这个称号最早由《三国志》中的陈寿所提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对这些名将进行了艺术加工,逐渐形成了如今所熟知的“五虎将”这一概念。
到了元末明初,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进一步确立了五虎将的地位,尤其是关羽,被尊称为“五虎之首”。从北宋开始,关羽被各朝各代不断追封,成为“武圣”,在民间广为祭拜,甚至被尊为“三界伏魔大帝”。尽管其他四位将领在各地也有庙宇,但与关羽的声望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那么,关羽为何能够如此受人推崇呢?
关羽的战绩确实令人瞩目。在刘备称汉中王后,关羽率军围襄樊,曹操派遣于禁前来增援,结果关羽不仅擒获于禁,还斩杀庞德,震慑了华夏,甚至让曹操一度考虑迁都以避其锋芒。这样卓越的战绩,即便放眼整个三国时期,也是无可比拟的。
然而,关羽的性格缺点也非常明显。陈寿在《三国志》中指出,关羽刚愎自用,傲气十足,目中无人,这也最终导致了他失去荆州,败走麦城,身首异处的悲剧结局。而张飞,虽然勇猛,但也因为暴烈的性格,最终在不久之后因性格问题丧命。
在其他三位将领中,黄忠虽然英勇,但由于年纪较大,功勋相对较少。剩下的只有赵云和马超,他们两人不仅年轻,而且在性格上也较为稳重。那么,在五虎将中,赵云和马超又如何与关羽、张飞相比呢?
赵云以仁义著称,他的实力不亚于关羽,甚至被一些读者认为排在关羽之前,仅次于吕布。赵云是常山人,初平二年,天下大乱,他受百姓推举,投奔了公孙瓒。赵云的仁义之心让公孙瓒对他十分敬重。刘备也因赵云的英勇和仁义,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加入刘备的阵营后,赵云屡立战功,最著名的便是长坂坡一战,他单枪匹马,救出了刘备的儿子刘禅。此战让赵云名声大噪,刘备甚至称他为“勇猛无敌”。
尽管赵云武艺超群,但由于缺乏大规模指挥作战的经验,始终未能担任重职,更多的是作为刘备的“警卫队长”。直到刘备去世,诸葛亮才因人才短缺,将赵云提拔为镇东将军。
与赵云相比,马超的指挥能力更为突出。他是西凉的军阀马腾的儿子,自幼便跟随父亲征战四方,经验丰富。马超的英勇更是令人钦佩,他曾凭借卓越的指挥才能击溃曹军,甚至单挑曹操的大将,震慑曹操。马超虽然在刘备的阵营中立下过不小的功劳,但由于他并非刘备的“亲信”,始终未能得到重用。
尽管如此,马超和赵云在五虎将中的地位,依然不能忽视。他们虽未能像关羽和张飞那样被大力推崇,但他们的勇猛和忠诚,依旧是三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