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决赛,中国女排姑娘们在赛场上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最终以3比0横扫东道主美国队。
那一刻,整个体育馆沸腾了,观众席上的中国人泪流满面,电视机前的亿万国人齐声高呼“中国万岁”。
场边一位身材挺拔的中年男人双手紧握,眼睛湿润。
他就是袁伟民,那个被誉为“女排之父”的男人。
袁伟民的童年,出生在江苏苏州近郊的一个菜农家庭,排行老六。
袁伟民小时候没少帮父母下地,扛锄头、拔草、浇水,这些农活让他从小就练就了结实的体格和吃苦的劲头。
父亲袁德荣是个老实巴交的菜农,早出晚归,母亲则操持家务,顺带照看弟妹们。
但父母对教育从不含糊。
袁伟民上的都是苏州顶尖学校,从小学到高中,成绩稳在前列,还当过校篮球队长。
那会儿,他身高已窜到一米八,球场上风头正劲,同学们都羡慕这个高大帅气的“篮球队长”。
高中毕业那年,袁伟民本想考哈尔滨工业大学,埋头苦读清华北大当备胎。
没想到,一次空军飞行员选拔改变了轨迹。
苏州中学来了招生办的人,袁伟民瞒着家里去试训,各项考核过关斩将,唯独体检时,一处小关节问题让他遗憾落选。
后来江苏省体工队的排球教练张然找上门来,袁伟民起初犹豫,父母也劝他别走这条“没出息”的体育路。
但他天生爱动,闲不住,最终点头答应。
刚进队时,袁伟民是替补,他虽没上场,但学到不少。
两年后,1962年6月袁伟民入选国家男排集训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那年他23岁,主攻二传位置,技术细腻,传球如丝般精准。
他参加过200多场国际比赛,1964年苏联里加邀请赛,中国男排季军,他那快速多变的风格让外国教练直呼“东方魔术师”。
袁伟民在队里是骨干,场上敢拼,场下爱学,还抽空读体育书籍。
退役前一年,他已毕业南京体育学院,脑子里装满排球战术。
可惜多年高强度训练留下的旧伤,让他35岁就挂拍。
退役后袁伟民很快转战教练席,起初在江苏男排带队,成绩稳步上升。
但真正让他名震体坛的,是1976年那声“上任令”:中国女排主教练。
接手时,女排刚重组,队员平均年龄20出头,国际赛场成绩垫底。
日本队高快结合如狼似虎,美国队力量型打法霸道,中国队技术虽灵巧,却缺杀手锏。
他引进苏联体能法,结合中国灵活性,还亲自上场示范二传。
甚至还全国搜罗人才,最终在北京女排挖到17岁的郎平——身高1.84米,扣球生猛,心理稳如磐石。
就这样袁伟民的“铁军”雏形出来了,核心班底有曹慧英、张蓉芳、周晓兰、周玲,加上郎平等新生代,平均身高1.79米,平均年龄22岁。
1981年第三届世界杯,日本主办,中国女排七战全胜,首夺世界冠军。
那场决赛对美,郎平一锤定音,全场沸腾。
1982年世锦赛,秘鲁东道主,中国队六场3比0,决赛3比0秘鲁,又一冠。
1984年洛杉矶奥运,先胜日本再扫美国,金牌到手,实现“三连冠”。
五星红旗升起,《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全国万人空巷。
这“三连冠”不只奖牌,还铸就“女排精神”——顽强拼搏,永不言败。
袁伟民的贡献,获三次体育荣誉奖章,1981年世界杯最佳教练。
袁伟民带队严,队员怕他却敬他,张蓉芳回忆,袁总“眼睛像鹰,失误一眼看穿”。
但他也重情,队员生病亲自熬粥。
1984年三连冠后,袁伟民调任国家体委副主任兼排协主席。
1992年任中国足协主席,1994年奥委会副主席,1998年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2000年升局长。
那五年,他推科研改革,严打兴奋剂,让“马家军”神话破灭;申奥成功,北京2008年奥运如期举办。
2009年自传《袁伟民与体坛风云》面世,他直指国际奥委会中国委员何振梁:在2001年IOC主席选举,何支持韩国人金云龙而非雅克·罗格,险酿申奥隐患。
外界议论纷纷,有人说袁“翻旧账”,有人赞他“还原真相”。
袁伟民的眼光,不止于眼前。
他培养的接班人,成了女排脊梁。
郎平是最得意弟子,从1978年入队,到1984年奥运主力,再到2013年回国带队奥运金牌,郎平的路是袁伟民一手铺的。
张蓉芳主攻手,1981世界杯MVP,退役后从政;
周晓兰,二传核心,传球稳准,奥运后进体育学院教书;
曹慧英是队长,场上“定海神针”,后任排协官员;
孙晋芳二传大师,接袁班带队拿1986世锦赛冠;
周玲、副攻,拦网高手,奥运后转教练。
这些人,不只赢球,还传精神。
2004年12月65岁的袁伟民从总局局长退休,从此,他卸下公职,定居北京。
妻子郑沪英,也是排球人,早年江苏队主力,后调北京体育系统。
两人相识于体育圈,婚后相濡以沫。
郑沪英管家务,袁伟民爱闲聊,两人偶尔忆旧排球趣事。
退休初期,他低调得像隐士,不爱镜头,基本在家陪家人。
北京的家不奢华,简单温馨,早起读报,看体育新闻,了解女排动态。
年轻时旧伤偶尔发作,膝盖疼得下不了地,但他心态好。
为了健康,他戒了抽了几十年的烟,转而练书法。
一手毛笔字,遒劲有力,常和书画大师范增切磋,两人成忘年交。
但袁伟民闲不住,爱好让他重拾活力。
最爱网球和高尔夫,一周三练,每次一小时多。
网球源于运动员时代,挥拍间找回年轻感。
高尔夫则是退休后新宠,作为中国高尔夫球协会荣誉主席,他视它为“阳光运动”。
北京郊区球场,他常和老友杨希、朱刚聚打,带上郑沪英,四人饭后闲聊。
偶尔他为协会活动开杆,示范标准挥杆。
2023年84岁高龄的他,还出席全国青少年国防体育大会开幕式,在广州不辞劳苦,讲话寄望“体育与国防教育结合”。
如今86岁的袁伟民,头发花白,步履稳健。
从菜农儿子到女排之父,他用一生证明:平凡出身,也能铸就非凡。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