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心放
安徽怀远籍的年家三兄妹不简单!年羹尧曾立下赫赫战功,其形象在不少现代影视剧中频频出现。随着《甄嬛传》的热播,华妃娘娘的形象也深入人心,这角色正是以年羹尧的妹妹敦肃皇贵妃为原型塑造的。知道啵?年家大哥年希尧,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个独特存在。电视剧没有他的戏份,笔者写此文专门聊聊他。
(年希尧)
(一)年希尧的仕途之路
年家祖籍安徽怀远,祖上后来迁居到辽东北镇。在顺治年间,年家祖父考中进士,入仕后家族随之兴旺起来。
年家父亲起初是个笔帖式,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奋斗,逐步得到升迁,最终成为封疆大吏,一生清正廉洁,颇有政绩。
年家越来越兴旺发达了。年家的小女儿年氏成了雍亲王胤禛的侧福晋,胤禛继位后成了雍正皇帝。年氏深得皇上恩宠,被封为贵妃。年羹尧更是战功赫赫,荣任呼风唤雨、威镇八方的大将军。
康熙朝时,初入仕途的年希尧和其父一样,担任中低级官员的笔帖式。也就是文书,主要职责是抄写、翻译满汉文。像父亲一样经过努力开始升职,历任有关地方的同知、知府、按察使、布政使等职。雍正皇帝继位后,任命年希尧为广东巡抚。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雍正三年(1725年),年羹尧获罪被赐死,年希尧也受牵连被免职。后来被列出九十二条罪状入狱。祸不单行,妹妹年贵妃不久病逝,此时曾经风光一时的年氏家族陷入了厄运。
雍正皇帝可能看在和年贵妃的情分上,或年希尧本人的确有才华,不久就重新启用他为内务府的总管。
此后,年希尧历任工部右侍郎、景德镇督陶官、管理淮安板闸关税务等职。雍正十二年(1734年),他被加授都察院左都御史衔,官至从一品。乾隆三年(1738年),年希尧去世。
年希尧虽然仕途坎坷,但关键时候得到雍正皇帝的庇护。作为他本人来说,为官十分谨慎,做事讲求四平八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使得他在复杂的官场中即使被入狱,也没遭到杀头或流放,最后得以善终。
(华妃)
(二)醉心于科学研究
从年希尧的经历看,他追求的人生目标不是当官,而是进行科学研究,尤其在数学领域他的成就斐然。
他著有《测算刀圭》三卷(包括《三角法摘要》《八线真数表》和《八线假数表》各一卷)。受到清代数学家梅文鼎的夸奖。他还主持刊印了多部数学著作,并编制了“对数表”和“万数平立方表”,推动了数学知识的普及和发展
年希尧的《视学》一书更是其科学成就的代表作。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也是一个画师。年希尧向其学习透视知识,并得到一本讲述透视学的书,激起了年希尧的好学钻研劲头。过了不久,不仅掌握了书中的要义,还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在郎世宁的帮助下,他撰写了《视学》一书,比欧洲同类著作早问世60多年,并且在书中首次提出如今仍在广泛使用的“地平线”“视平线”等术语。
在医学方面,年希尧也有深厚的造诣,他常到太医院与医师们讨论医学问题,悉心收集有效的药方。他著有《集验良方》六卷、《本草类方》十卷,这些著作在当时被广泛传阅,成为医家的重要参考书目。年希尧的医学研究注重临床实用,他的方剂在治疗疾病方面多有成效。
(华妃与年羹尧 )
(三)展现出非凡的艺术才华
年希尧不仅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还在艺术方面展现了非凡的才华。
他擅长绘画,擅长画山水、花卉、翎毛,其绘画理论研究成就颇丰。他还曾跟随宫廷画家郎世宁学习绘画,并将所学心得写成《视学》一书,阐述透视法原理。
年希尧曾拜扬州著名琴师徐常遇为师。他勤学好钻,精通音韵,对当时通用的韵书字典《五方元音》进行了研究和增补。被公认是广陵琴派的传人之一
他曾被任命为瓷都景德镇的督陶官。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他把陶瓷当作了研究重点。国内的瓷器颜色单一,当时的珐琅彩瓷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年希尧大胆攻关,经过多次试验,研究出了制取原料的方法,增加了十多种釉色。他主持烧制的瓷器被称为“年窑”,其作品以选料精良、造型古雅、釉色丰富著称。《陶录》一书称他是位烧制瓷器的杰出人才。
(四)述评
年希尧的跨界成就,使他成为清朝历史上的一个独特存在。他虽不像弟弟年羹尧那样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却在科学、医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成就不仅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财富,也为清朝的文化艺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年希尧的一生,是不断探索的一生,是勇于创新的一生。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更在于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