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12年,唐宪宗李纯已经成长为一位有远见的明君,他虚心纳谏,勤政俭约,致力于恢复大唐的辉煌。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件: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去世,年仅31岁。李纯得知这一消息后,心中暗自激动,认为这是一个重夺魏博的绝好机会。
魏博自安史之乱后,一直是朝廷的心头病。由于当时国力有限,唐代宗未能有效收复河北的藩镇,只能妥协,任命了安禄山和史思明的旧部担任节度使,其中魏博节度使便是由安禄山的名将田承嗣担任。田承嗣死后,魏博节度使的位置由他的侄子田悦继任,随后田悦被田承嗣的儿子田绪杀害,田绪接管了魏博。田绪去世后,田季安继任,直到他去世,田家在魏博的统治已延续了接近五十年,根基深厚。
然而,田季安的去世意味着魏博的衰败,因为他的儿子田怀谏才11岁,难以承担如此重任。李纯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收复魏博的机会,于是立即召集宰相们开会讨论对策。
在朝堂上,宰相李吉甫主张立即出兵收复魏博,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时机。但李纯转而询问另一位宰相李绛的看法。李绛分析道,黄河南北的藩镇一向分权治理,防止将军权力过大威胁节度使。而魏博如今的节度使不过是个年幼的孩子,田怀谏难以镇住各路将领,这样的局势自然会导致内部混乱。李绛提议,朝廷应当先做好战备,但不必急于动武,可以利用田怀谏年幼的弱点,提出丰厚的官职奖励,最终能让魏博不战而屈。
李纯听后点头称赞,并决定采纳李绛的建议。李绛进一步提醒,必须确保朝堂内无人动摇皇帝的决策,避免外界影响。李吉甫对此颇感尴尬,但李纯坚定地表示,自己的决定已定,任何人都无法左右。
果然,李绛的预料准确无误。由于田怀谏年幼,对军政事务毫无经验,权力迅速落入了家奴蒋士则手中。蒋士则凭借权势大肆任命心腹,引起了军队的强烈反感。最终,几千名士兵集结,将田兴围困,并强烈要求他担任魏博节度使。田兴在士兵们的坚持下答应了他们,并立即采取行动,逮捕并处决了蒋士则及其党羽,宣布结束田家世袭的统治。
这一消息迅速传到长安,李纯对李绛的判断感到十分欣慰。接下来,关于如何正式接管魏博的问题上,李吉甫主张派遣宦官安抚,将士们再决定节度使人选,而李绛坚持认为,应当立即送出一份丰厚的赏赐,确保魏博将士们的忠诚。李纯在两位宰相的不同意见中感到犹豫,最终在李绛的坚持下做出了决定。
不久,宦官和朝廷的赏赐迅速送达魏博,不仅对田兴进行了任命,还给魏博的将士们发放了150万贯的超级红包,并免除了魏博一年赋税。这个举措大大增强了朝廷与魏博之间的联系,使得当地百姓和军队都深感天子的恩德,纷纷表达感激。
最终,在李绛的坚持和李纯的决策下,魏博的局势彻底改变,田兴成功掌握了大权,魏博这一历史心病也得到了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