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新疆可可托海的群山被初雪覆盖,千余名滑雪爱好者踩着新雪飞驰而下,标志着2025年冰雪季正式拉开序幕。与此同时,河北张家口崇礼的滑雪场正忙着人工造雪,最快有望10月底开板迎客;深圳前海冰雪世界里,南方游客在世界级室内雪场体验着冰火两重天的乐趣;成都的旱雪场上,进阶爱好者们正为新雪季打磨技巧。从北国冰原到南方都市,从自然雪场到人工场馆,这个冰雪季,“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在大江南北落地生根,焕发出蓬勃生机。
南方雪场崛起
“深圳人滑雪自由了!”在深圳前海冰雪世界配套的滑雪场,9月底的天气里,滑雪大厅的工作人员还穿着短袖。身着淡紫色滑雪服的95后姑娘小林第一次搭乘四人吊椅缆车,升至“一眼望不到头”的雪道顶部,完成了一次中级道滑行。这个由滩涂改造而成的室内滑雪场最长的雪道达到463米,最大垂直落差达83米。今年9月29日开业当天就接待了超过5000名冰雪运动爱好者,十一期间,总接待游客量超过了20万人次。
作为目前世界最大的室内滑雪场,前海冰雪世界10万平方米的场馆内配备5条专业雪道,既符合国际雪联赛事标准,又兼顾教学与娱乐功能。依托深圳的交通枢纽优势,这里不仅吸引内地客群,更成为港澳及东南亚游客的新选择,为入境游注入冰雪动能。
南方雪场的崛起并非个例,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发布的《2025大众冰雪消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室内滑雪场成上个冰雪季最大亮点。全国室内真雪场达79个,较上一个冰雪季增长33.9%。浙江以12家位居全国第一,江苏、河北各7家紧随其后。上海耀雪冰雪世界、广州热雪奇迹等成为城市文旅新地标,广州热雪奇迹年接待超百万人次,吸引东南亚游客专程体验。
旱雪场进阶挑战
“室内+旱雪”的组合模式,让滑雪从“冬季限定”变成“全年日常”。前述案例中的室内滑雪场通过人工造雪和恒温系统,在户外30℃的南方盛夏维持着室内-5℃的雪道环境;旱雪设施则以特殊材质模拟雪面触感,解决了户外非雪季的训练需求。
10月的成都秋意正浓,新都区尖锋旱雪场却一片繁忙。某滑雪俱乐部的创建人雪野KE已为正式踏上雪场作准备:“崇礼要开了,继续蹲守尖峰练好基本功。”喜欢挑战难度的滑雪爱好者有序排队登上不同高度的跳台,冲刺下坡,在腾空瞬间作出转体或后空翻的动作,之后稳稳落在弹性气垫上。这个拥有“金针菇旱雪跳台”和巨大的弹性气垫的场地,因其旱雪的独特定位,而在业内小有名气。据介绍,自今年5月份起,每天来到这里磨炼滑雪跳台技术的滑雪运动爱好者超过了300人次。
目前场地已经建成了7个不同高度的旱雪气垫跳台。除了面向大众爱好者的1到8米的跳台之外,10米以及14米两个对标冬奥会比赛项目的大跳台主要供专业队训练使用,包括国家队,以及河北、黑龙江等省级集训队,都将这里作为夏季的主要集训地。
2016年,旱雪场作为相关产品的实验基地开始对外运营,起初只有专业运动员能够参与其中。近年来,随着我国冰雪运动不断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进阶业余爱好者,也开始反季节在旱雪上磨炼技术,助力滑雪运动逐步从一季到四季,从小众化向大众化延伸。
北方雪场“人均”度假区
北方雪场继续依托自然优势巩固核心地位。新疆可可托海滑雪场凭借高海拔地形,连续多年成为全国首个开板的大型室外雪场,其121公里的80条雪道经过升级改造后,能满足从新手到专业选手的全层级需求。近几日,连续的降雪使得滑雪场具备了运营的条件,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滑雪爱好者齐聚这里,开始了新雪季的首滑。同时,可可托海滑雪场所在的阿勒泰地区也推出本地人免费、外地人凭机票免费等一系列惠民政策,让更多游客体验冰雪运动的独特魅力。
值得关注的是,“南客北上”成鲜明趋势,即更多南方居民选择北上参与冰雪运动,江浙沪和广东地区居民北上热情高涨。调查显示,上一个冰雪季,在参与了冰雪运动的居民中,24.02%的南方居民曾在北方地区参与冰雪运动;42.01%的江浙沪和广东地区居民曾在北方地区参与冰雪运动。冰雪运动目的地里,黑龙江、吉林、新疆人气最高。
近日,吉林万科松花湖度假区宣布其配套雪场11月15日正式开板,上海的夏女士表达了自己的期待:“去年来这里滑雪,不仅带着爸妈体验了雪地火锅,孩子也在儿童雪区玩得不想走。”这个年接待量破百万的雪场,如今已建成集滑雪、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综合体。吉林地处北纬43度,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和北美的落基山同处于“冰雪黄金纬度带”,使得该雪场成为世界上三大粉雪基地之一。交通方面,半小时便可抵达吉林市火车站,1小时便可抵达龙嘉机场,非常便利。
这种“滑雪+”的场景融合,也成为新的冰雪季中各大雪场的标配。滑雪场不再只是运动场地,而是升级为综合性度假目的地。近日的河北崇礼,零下7℃的低温为人工造雪创造了条件,开板在即。今年,崇礼多个雪场焕新升级,如太舞滑雪小镇的雪具大厅全新改造、酒店住客服务升级,还有诸多惊喜雪上项目即将登场,包括开放全新野雪道,为儿童及初学者设计了低难度路线,并且为进阶玩家设计了充满挑战的中高难度路线。穿梭于原生林木之间,滑雪者将沉浸于无拘无束的滑行节奏,体验与常规雪道截然不同的畅快与自由。
安全保障升级更安心
哪里人最爱滑雪?根据《2024-2025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上一个冰雪季各省滑雪人次排行榜显示,吉林、河北、新疆蝉联前三甲。其中,吉林省以376.3万滑雪人次,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他省份。北京由第四名下降为第五名,黑龙江由第五名上升为第四名。
从滑雪人次同比增幅看,排名前十的省份中,陕西、湖北、吉林占据增幅前三甲。其中,陕西和湖北的增幅主要来自于新开业的室内滑雪场,吉林的增幅全部来自于户外滑雪场。
“雪道的尽头是骨科?”滑雪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近日,北方六省区冰雪运动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在吉林长春成立,这个联合黑龙江、新疆、河北、辽宁、内蒙古和吉林六省区近百家高校、滑雪场、医疗机构和科技企业的平台,通过数据共享、资源互通、标准共建,为全国近60%的滑雪场和77%的国家级滑雪度假区提供安全支撑。与此同时,《北方六省区冰雪运动安全保障指标体系(第一版)》同步发布,从装备检查到应急救治形成全链条标准。
安全保障的升级让滑雪更安心。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交付的移动医院,配备14类15台应急车辆、43组帐篷(方舱)、开放床位200张,应急日均接诊能力800至1000人次,可应对高寒损伤、批量伤员救治等多种突发情况。
文/本报记者陈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