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历史学家眼中,这位人物的功绩非常显著,既能安邦定国,也能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遗憾的是,司马迁并没有单独为他列传,这也使得他的名声不如像张仪、白起那样广为人知。然而,从我的角度来看,正是因为有了他,秦国才能积累统一天下的实力,白起也因此能够有机会建立伟大的功勋。
这位人物就是司马错,战国时期秦国的著名将领。或许司马迁没有为他列传的原因,跟他自己是司马错的后代有关,毕竟他是司马迁的八世祖。无论如何,今天我们还是来谈一谈他的伟大功绩。司马错不仅是文武全能,且有着超凡的战略眼光,远远超过了当时的许多名将。比如他和张仪在秦王面前有过一次激烈的争论,正是这场争论,为秦国未来的战争提供了充足的后勤保障。如果没有他的战略眼光,白起在长平之战中恐怕无法获得最终的胜利,更谈不上秦国的统一。
在这次争论中,司马错提出了一个关键的战略问题——秦国应该先攻打韩国还是蜀国。张仪则主张伐韩,认为韩国的威胁更大,而司马错则认为蜀国更为适合。蜀地偏远、人口稀少,但又地势复杂,容易成为秦国的粮食来源地。最终,秦王接受了他的建议,在秦惠王九年,司马错成功地征服了蜀国。随着蜀国的灭亡,秦国获得了丰富的资源,这对接下来的一系列战争,尤其是长平之战至关重要。正是有了从蜀道运来的粮食,秦国才能在长平之战中与赵国持续对抗,最终取得了胜利,白起才有机会立下大功。
除了在后勤保障方面的贡献,司马错在军事指挥上也展现了不凡的才能。在秦昭襄王时期,司马错多次亲自率军出征魏国,每次都能取得不小的胜利。之后,他又进攻楚国,迫使楚国交出了汉水以北和上庸之地,显示了他高超的军事指挥能力。尽管白起在战功上更加耀眼,但司马错的全面才能和深远的战略眼光无疑让他成为了秦国的第一能臣。
总的来说,司马错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将领,更是一个战略家,他的眼光远超了当时的许多名将。在军事、政治、战略上,他的成就都为秦国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他无愧为秦国的第一能臣,甚至比白起和张仪更加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