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临终前交给程咬金的任务,意外为大唐江山续命200年。那他到底交代了什么?为什么偏偏选择程咬金这个“莽夫”来执行这项秘密任务?之后,尽管武则天对许多前朝功臣下手,唯独没动程咬金,这与他当时的任务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话题。
李世民的秘密任务
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随后迫使父亲李渊退位,自己登上了皇位,开始了长达23年的贞观之治。在这段时间里,李世民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许多卓越的贡献,但他也为自己的登基付出了代价——他不仅杀了亲兄弟,还逼父亲退位,这成了他心中无法抹去的痛苦。
虽然李世民成为了威震四方的皇帝,但他始终担心自己的儿子李治是否能平稳继承皇位。毕竟,李建成原本也是太子,李世民是通过血腥的手段才夺得了这个位置,而李治的其他兄弟又并不安分。因此,李世民在临终时特别交代程咬金,要他带着皇帝亲卫军护送李治继位,防止任何可能借机作乱的情况发生。
为何选程咬金执行任务
程咬金,原名程知节,是隋末的乱世英雄,后来归降唐朝,成为李世民身边的重要将领。程咬金身材魁梧,勇猛过人,且忠心耿耿,几乎每场战斗都冲在最前线。李世民十分信任他,尤其在李建成提出贬斥程咬金后,程咬金察觉到这是李建成图谋不轨的信号,于是提醒李世民保持警惕,最终促成了玄武门之变。
程咬金和李世民的革命友谊深厚,李世民因此把这项关键任务交给了他。虽然程咬金年事已高,但他仍然义不容辞地带领李治回到长安,稳住了局势。他不仅控制了长安的城门,还在皇宫外守卫了三个月,确保李治能够顺利继位。可以说,没有程咬金的全力保护,李治的江山也未必能稳固下来。
程咬金的“生路”
李治即位后十分感激程咬金的忠诚,给予了他重用。68岁的程咬金被任命为统帅,出征平定突厥,他的部队一路凯歌,战无不胜。然而,在回朝的途中,程咬金的副大总管王文度在突厥开城投降后,鼓动程咬金屠城。程咬金下令杀掉城内的所有胡人,回国后不久,他因这一行为被问罪,最终被罢免官职,改任岐州刺史。
就在程咬金被贬职时,武则天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武则天掌权后,迅速清算前朝的旧臣,许多人如韩瑗、来济、于志宁等人都遭到了削职贬斥,甚至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也死于非命。然而,程咬金却幸运地逃过了这一劫,武则天并未对他动手。这背后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李治即位时,程咬金的功劳不可忽视;其次,程咬金与武则天并没有直接的冲突。到了660年,武则天才真正掌握权力,而程咬金在被贬职后主动辞去官职,最终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总结
李世民选择程咬金执行保护李治的任务,不仅是因为他对程咬金的深厚信任,也因为程咬金的忠诚和能力。程咬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确保了李治顺利登基,稳定了大唐的政权,也因此为自己赢得了一条“生路”。而武则天的宽容,正是源于程咬金在关键时刻对大唐江山的贡献。
你怎么看程咬金这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