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这个原本出身平凡的小混混,一跃成为了大汉的开国皇帝,瞬间享有天下最尊贵的身份。刘邦来自普通家庭,他身边跟随的许多功臣也多是贫苦出身,因此,汉朝初期形成了一种“布衣将相”的局面。当刘邦成为皇帝时,他将自己的父亲刘太公尊为太上皇,母亲尊为皇太后。正如古人所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刘邦的亲兄弟们又得到了怎样的恩赐呢?
大哥:刘伯 刘邦的大哥名叫刘伯,这个名字并没有详细记载,而且刘伯在刘邦成名之前就已经去世。虽然他早逝,刘邦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大哥。在刘伯生前,刘伯非常关爱照顾刘邦,刘邦常常带着朋友去兄长家蹭饭,刘伯总是热情招待。刘伯去世后,刘邦仍然像往常一样去家中串门。刘伯的妻子对此十分厌烦,有一次,刘邦再次带人来吃饭,刘伯的嫂子故意刮锅底,假装饭已经吃完。等客人走后,刘邦发现锅里还有饭,心中不免有些怨气。值得一提的是,刘邦在灭掉西楚霸王项羽之后的汉五年春,追尊刘伯为“武哀侯”。看似刘邦对大哥还是有些敬意,但刘伯的儿子刘信却未曾得到同样的荣誉。刘太公曾问刘邦,为什么没有封刘信为侯,刘邦解释说:“不是不想封他,而是因为他的母亲活得不长。”在刘太公的劝说下,刘邦才封了刘伯的儿子刘信为“羹颉侯”。这个封号的意思就是“用勺子刮锅底”,似乎刘邦还是没有忘记大嫂刮锅底的事情。后来,高后吕雉在八年五月追尊刘伯为“武哀王”。 二哥:刘喜 刘喜,字仲,来自魏国丰邑(今江苏丰县),是刘邦的二哥。在公元前201年,刘邦下诏将刘喜和自己的长子刘肥一起封为王。刘喜被封为代王,统治今天的河北、山西一带,权力颇大。但代国地处北方,匈奴的威胁使得刘喜面临极大压力。在公元前200年,匈奴入侵代国,而刘喜没有军事才能,最终不得不弃国逃回洛阳。刘邦对此十分愤怒,于汉七年(前200年)将刘喜的王位废除,改封为合阳侯。刘喜在合阳侯的位置上待了六年,最终因抑郁而去世。虽然刘喜没有成就,但他的儿子却非常出色。刘喜的长子刘濞有勇有谋,在平定淮南王英布叛乱中立下赫赫战功,于汉十一年被立为吴王。吴王刘濞更因在汉景帝时期引发了七国之乱而声名显赫。 四弟:刘交 刘交,字游,是刘邦同父异母的弟弟,也是刘邦最宠爱的一个弟弟。他的文化水平在刘邦的兄弟中最为出色,相比刘邦的“文盲”,刘交则相当于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汉书》记载,刘交年轻时酷爱读书,才华出众,心怀远大志向。他曾与一些学者一起求学,研究《诗经》。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刘交等人被迫各自散去。刘交的思想与刘邦接近,深得刘邦的信任与宠爱。刘邦起义成功后,刘交成为他的重要助手。入关后,刘交被封为“文信君”,并跟随刘邦征战四方。刘交虽然地位显赫,但他绝非坐享其成,他也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后,按照功劳分封各地,刘交因有功,被封为楚王,统治江东地区(今江苏徐州一带)。楚国地位极为重要,拥有肥沃的土地,统辖的地区是汉朝初年最为强大的藩国之一。刘交去世时,享年二十三年,谥号“元王”,他的太子刘辟非早逝,因此,汉文帝便立了刘交的次子刘郢客为楚王,成为“楚夷王”。 综观刘邦的三位兄弟,其中两位基本上是“坐享其成”,唯有刘交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荣耀。确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固然让人羡慕,但更为重要的,还是要有自身的实力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