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少汽车品牌都在说推动汽车文化,但有些只是停留在口号上,没有固定的场地,没有持续的活动,更没有让车迷真正参与的渠道,很难让人感受到“文化”的实感。这种“说得多、做得少”的差距,让真正落地的动作更受关注。10月17日,成都领克汽车运动体验中心在天府国际赛道正式揭幕,这是一个能让车迷长期体验的实体阵地。后续每一项活动也都在给车迷提供实实在在的体验。这种“做出来”而非“说出来”的汽车文化,或许更能打动真正的爱好者。
作为推动中国汽车文化发展的先驱,领克在汽车运动领域的落地实践早有积累,并非首次打造实体文化阵地。早在2021年,宁波领克汽车运动体验中心就已揭幕,此后成为无数车迷心中的“圣地”。时隔五年,成都领克MEC的落地,不仅让领克在华东与西南地区的汽车运动布局形成战略互补,更进一步完善了全国范围内的汽车运动“网络”,这一布局充分体现出领克以长期主义思想深耕汽车文化的战略目标,也用实际行动证明其对汽车文化的推动并非短期热度,而是持续投入的长期规划。
从品牌在赛车领域的硬实力来看,领克也为成都MEC的落地提供了专业支撑。自2019年进军WTCR房车世界杯以来,领克车队已在世界顶级赛场上斩获“六年七冠”的成绩,不断创造和刷新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赛场的历史;在国内赛事中,领克同样持续发力,参与CTCC中国杯、CEC中国汽车耐力锦标赛、CHC中国汽车登山锦标赛等顶级房车赛事,拥有03+CEC赛车、03 TCR赛车、03++赛车、03 CUP EVO赛车等7款官方赛事赛车,2021-2024年间累计103次登上领奖台,其中CTCC中国杯51次登领奖台、CEC中国汽车耐力锦标赛25次登领奖台。这些专业赛事成绩与赛车资源,让成都MEC不仅是一个“场地”,更能为车迷提供专业的赛车文化体验,真正让“汽车文化”有了专业内核。
在成都领克MEC本身的规划与设计上,也处处体现“落地实践”的思路。从项目定位来看,它是成都东部新区智造产业升级的重点建设项目,并非单纯的商业设施,而是承载区域汽车运动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从选址来看,它坐落于天府国际赛道核心区,紧临主看台,更凭借直通赛道与社会街道的独特区位优势,在地理与象征意义上构建起赛道与城市之间的纽带,成为连接赛事、领克社区与城市日常生活的桥梁,让车迷无需前往偏远区域,就能便捷接触赛车文化。
在硬件规模与功能划分上,成都领克MEC也充分考虑车迷的实际体验需求。其建筑总面积约3884平米,整体高度24米,共分为四层,各层功能区划分兼顾领克品牌定位与用户多样化体验需求,既能举办文化沙龙供车迷交流,也能开展驾驶培训提升车迷专业技能,更能作为全国领克车主、性能车迷、汽车运动爱好者的线下社交中心。设计层面,该中心以领克“生而全球,开放互联”为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品牌“都市对立美学”的抽象内核与建筑解构主义未来感,呈现出极具科技感与未来感的外观,还因此斩获2025年伦敦设计大奖“概念建筑-国际类”金奖,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也为车迷提供了符合审美需求的体验空间。
为让更多车迷切实感受汽车文化的魅力,成都领克MEC揭幕后,10月18日至19日还同步举办了赛道嘉年华。现场集结333辆高性能车,来自全国各地的性能车迷齐聚一堂,备受期待的CTAC(中国汽车圈速挑战赛)测试赛也首次亮相于天府国际赛道。这场嘉年华并非孤立的活动,而是成都领克MEC长期运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可参与、可体验”的活动形式,让车迷近距离接触高性能车、感受赛事氛围,真正让汽车文化从“概念”变成“可触摸的体验”。
汽车文化的推动从不需要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像成都领克MEC这样的实体阵地与实际活动。以往“说得多、做得少”的品牌难以让车迷感受到文化实感,而领克用宁波与成都两座MEC的落地、持续的赛事参与、多样的体验活动,让汽车文化真正落地生根。对爱好者而言,这样“做出来”的文化,远比口号更有吸引力,也更能推动中国汽车文化真正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