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黑人曾被称为“憔侥氏”,这是一种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的称呼。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中,记载了枭阳国、厌火国等黑人部落的习俗。而郑和七下西洋的航行,也加强了中国与非洲的联系。一些中国人将黑奴带回国内,主要集中在广州和南京。 “昆仑奴”这个称谓是唐朝时期用来指代拥有黑皮肤的人,尤其是那些来自南洋地区的黑人。“昆仑奴”身材强壮、勤劳能干,性格温顺,深受唐朝贵族喜爱,成为炫耀身份的象征。
随着历史的进展,越来越多的黑人来到中国,尤其是广州,曾经有20多万黑人定居在那里。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也有不少黑人居民。在上海,有一个特别的家庭故事:朱水宝是中国人,而她的孙子朱军龙却是一个黑人。这种特殊的家庭背景源于20年前的一段经历。 2000年8月8日,朱水宝像往常一样去买菜,路过公园时,她听到草丛中传来了婴儿的哭声。她走过去一看,发现一个婴儿被遗弃在草丛里,皮肤黑黑的,满脸长痱子。看到这一幕,朱水宝心生怜悯,决定将婴儿带回家。她洗了好几桶水,试图清洁婴儿,但无论怎么洗,婴儿的肤色始终没有改变。她担心婴儿得了皮肤病,于是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告知她,婴儿并没有病,只是一个黑人混血儿。 朱水宝并不了解什么是混血儿,但她觉得这个小婴儿被亲生父母抛弃实在太可怜。虽然她的经济并不宽裕,也遭到子女的反对,但她依然决定收养这个黑人婴儿,并给他取了一个极具中国风的名字——朱军龙。 朱军龙不仅名字有中国特色,他的学习兴趣也非常接近中国人。他的语文成绩常常很高,能考到142分,而英语成绩却一直不理想,时常不及格。但他能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喜欢过中国的传统节日,被大家称作“真正的中国人”。 2018年,朱水宝因拆迁获得了6套房子。除了分给子女,她还给上大学的朱军龙分了一套50平米的小房子。本来大家各自过得不错,但朱水宝的长子却出了问题。因为自家房子漏水,朱水宝以250万的价格卖掉了房子,准备购置新房。然而,长子此时欠债缠身,私自动用了朱水宝200万的积蓄,导致她一时之间房子和钱都失去了。 看到奶奶的房子比自己的还小,朱军龙对她说:“我以后赚钱了会买别墅,你就住进去。”虽然朱军龙的梦想还没有实现,但他还是将奶奶接进了自己那套小房子。房子虽小,但为了让奶奶有个地方住,他甘愿把床让给她,自己则睡在窗台上。朱水宝觉得,朱军龙虽然不是亲生孙子,但他对自己的关爱和孝心,远远超过了很多亲生子孙。看到这一点,朱水宝心里感到很温暖,觉得自己当初分给他房子是非常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