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念有一个著名的“欲擒故纵”故事,发生在1938年6月的一个战斗中。 那天,一名新四军战士在战场上捡到一个敌方的尸体,突然从尸体中拖出一个活人,愤怒地骂道:“你装死,老子一枪崩了你!”正当他准备开枪时,忽然听到有人喊道:“枪下留人!” 战士回头一看,竟然是李先念司令员赶来了。战士不解地问:“司令员,这个汉奸,难道你还要放了他?”李先念平静地答道:“对,就是要放他。你看,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我们不能三擒三纵刘亚卿吗?更何况,这次打败日军,他也有一份功劳。”
战士愣住了,不知道李先念到底是什么意思。原来,刘亚卿是当地的一个保安团长,手下有上千人。此人狡猾作恶,民众对他怨声载道,但他属于“草头王”一类的人物,能够有效制止他作恶,反而是新四军对敌斗争的一种策略。因此,李先念第一次抓到刘亚卿时,就亲自给他松绑放了回去。然而,刘亚卿不久后又反叛了。一天,他带领自己的队伍进攻新四军的前线,结果再次被活捉。当他被押到李先念面前时,刘亚卿显得异常害怕,瑟瑟发抖,不停地求饶:“司令饶命,我错了,我有罪!”看到这一幕,李先念气得铁青着脸,在屋里来回踱步,似乎要给刘亚卿一点教训。 一些战士愤怒地建议:“司令员,干脆就杀了他!这次可不能放过他!”李先念冷冷地回答:“我们不当农夫怜蛇,这次不能再给他机会了!” 就在气氛紧张时,刘亚卿突然扑通一声跪下,说:“司令,我真的想洗手不干了,但国民党逼得我走投无路,我真的是骑虎难下啊!”接着,他讲述了自己的部队被国民党收编的经过,并请求李先念再给他一次机会,表示愿意悔过自新。 李先念心里在权衡,虽然他有机会立刻处置掉这个不可靠的人,但他也意识到,当前民族矛盾激化,日军进犯中原,如果能把刘亚卿争取过来,既能给国民党军队一个警告,又能影响其他人加入抗日的行列。李先念与其他几位领导商议后,决定再次放了刘亚卿,并让他带着俘虏和缴获的武器离开。 刘亚卿第二次被放回后,变得沉默许多,甚至声称自己生病了,按兵不动。一天,他的同乡,日伪副官王傅义找到了他,劝他投靠日军。王傅义软硬兼施,最后威胁他:“早做决定,不然,你这支队伍迟早会被‘夹鱼泡’。” 李先念的判断是对的,刘亚卿并没有彻底堕落。虽然他表面上与王傅义谈笑风生,实际上心里却有了新的打算。他一方面让王傅义喝得烂醉,另一方面秘密派人向李先念送信,信中写道:“我也是中国人,感谢李司令的教诲,我愿意悔过自新,现有一份情况报告……” 第二天,刘亚卿带着他的部队和日军一同向新四军驻地孙家店进攻。可是,他根据之前的计划,巧妙地将日军引入了新四军设下的伏击圈。李先念的部队趁机发动攻击,一阵猛烈的火力将日军打得狼狈不堪。混战中,刘亚卿的队伍趁机撤退,但他自己被困在日军队伍中,没能及时逃脱。于是,他只能假装死在战场上,躺在尸体堆中。最终,他的“装死”行为成为了李先念司令员以“欲擒故纵”策略成功引诱敌人、打破敌军阵脚的一部分。 这个故事成为了李先念指挥智慧和对敌斗争策略的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