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22日,德国及其盟国出动约350万大军,向苏联发起全面进攻。这次进攻使德国陷入了两线作战的困境,最终在苏联人民的顽强抵抗下,纳粹德国被拖垮,二战的胜利也离不开苏联的巨大贡献。 然而,假如苏联没有成功抵挡德国的侵略,德国占领苏联后会选择向哪个国家进攻呢?
回溯到1933年9月1日,希特勒在纽伦堡的一次大会上首次提出“第三帝国”的概念。他希望建立一个以日耳曼民族为主导的强大帝国,领土规模不亚于曾经的神圣罗马帝国。为此,希特勒在二战爆发不到一年后,就几乎占领了整个欧洲。 到德国进攻苏联时,除了英国和苏联,其它国家或已沦为德国的傀儡,或与德国结成了联盟。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和瑞士等少数国家保持中立。此时,如果苏联被德国击败,希特勒的计划是将波兰及俄罗斯的3000万至5000万斯拉夫人强制迁移到西伯利亚,并将德国人迁入苏联的东部地区。这也表明,希特勒对苏联的西部地区并不感兴趣。 如果德国成功占领苏联,希特勒将不会继续向东方扩张。因为在东方,德国的盟友日本法西斯已在行动,德国与日本并无冲突,他们共同对抗美国和英国。此时,德国的下一个目标将是英国。 自1815年英国击败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以来,英国主导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国际事务。战后,英国还夺取了德国的许多殖民地。无论是为了复仇,还是为了实现第三帝国的构想,英国始终是希特勒必须打败的目标。 但德国要攻击英国并非易事。虽然在进攻苏联之前德国曾试图攻击英国,但由于德国海军无法与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抗衡,加上面临两面作战的局势,德国选择了集中力量攻击苏联。而德国若要攻击英国,还要面对美国的介入。美国无论如何不会允许德国统一欧洲,必定会全力支持英国。 最终,战争的走向无法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苏联在苏德战争中的胜利加速了德国的失败。如果没有苏联的胜利,反法西斯战争将会更加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