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正式名称为沙皇俄国,指的是从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到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罗曼诺夫王朝统治结束这一段时间内的俄罗斯。沙俄时期也涵盖了俄罗斯帝国的历史,尤其是1721年,彼得一世在大北方战争中战胜瑞典,成为俄罗斯帝国的首任皇帝,“全俄罗斯皇帝”这一头衔开始得到承认。
“全俄罗斯皇帝”是一个包含多个头衔的统称,涵盖了俄罗斯、莫斯科、基辅、弗拉基米尔、诺夫哥罗德等地的沙皇头衔,还包括喀山、阿斯特拉罕、西伯利亚、格鲁吉亚的沙皇头衔,甚至涉及斯摩棱斯克、立陶宛、波兰等地的领主身份。这些头衔反映了沙俄的疆域扩张。每当沙俄吞并新的国家或地区,沙皇就会为自己增加一个新的头衔。正因如此,沙俄的历史上,俄罗斯不仅吞并了许多罗斯公国,还逐渐占领了波兰、立陶宛、芬兰、爱沙尼亚、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等国,以及喀山、阿斯特拉罕和西伯利亚等大片土地。
沙俄的扩张和侵占影响深远,许多周边国家被它吞并,甚至包括了中国的外东北和外西北地区,这些地区在清朝灭亡后被沙俄直接占领。此外,沙俄还策动了外蒙古的独立。然而,沙俄并未侵占朝鲜半岛,虽然它对这一地区垂涎已久。朝鲜半岛的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漫长,且拥有多个不冻港口,这些自然优势使得沙俄一直渴望能将其纳入自己的版图。那么,沙俄为何没有最终侵占朝鲜半岛呢?
第一,清朝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力。 朝鲜历史上与中国有着深厚的联系。自明朝和清朝时期,朝鲜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受中国的庇护和影响。例如,1392年,高丽大将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建立了朝鲜王朝,并向明朝的朱元璋请示国号问题。最终,朝鲜成为了明朝的藩属,李氏朝鲜从此建立,成为明朝的宗藩。
明朝和清朝都非常重视朝鲜半岛的局势,尤其是防止外敌干涉。1592年,日本丰臣秀吉开始侵略朝鲜半岛,明朝立即派兵援助朝鲜,最终成功击退了日本,这就是著名的万历朝鲜战争。清朝继承了这一政策,始终将朝鲜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1882年,日本趁朝鲜国内发生壬午军乱之际,派兵侵入朝鲜,企图插手朝鲜事务。但清朝通过军事干预成功平定了朝鲜局势,并再次加强了对朝鲜的控制。这也使得沙俄在这一时期无从插手。
第二,日本的崛起。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后,清朝战败,正式放弃了对朝鲜半岛的宗主权,朝鲜实际成为了日本的保护国。此时,日本与沙俄在东北亚地区的利益开始产生冲突。特别是在甲午战争后,日本与沙俄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争夺愈演愈烈。沙俄曾与德国、法国联合,迫使日本放弃了辽东半岛的占领,换取了日本的三千万两赔偿金。
然而,随着沙俄与日本的矛盾加剧,沙俄在1903年开始试图通过军事手段介入朝鲜半岛,但遭到了日本的强烈抗议。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沙俄最终战败,并被迫与日本签订《朴茨茅斯和约》,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权,从此放弃了侵占朝鲜半岛的计划。
综上所述,沙俄之所以未能侵占朝鲜半岛,主要因为清朝长期对朝鲜的控制,以及日本在19世纪末的崛起和对朝鲜的控制。沙俄在这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最终放弃了对朝鲜半岛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