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红军游击师在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皖西红军的主力部队,对皖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贡献巨大。游击师的前身是六安河西游击大队,成立于1929年11月7日。那一天,六安县江店和徐家集的两个民团在六安中心县委的指挥下发起起义,成功后合并组成河西红军游击大队,毛正初担任大队长,丁香墀担任秘书。
1931年2月,河西游击大队经过几个月的发展,获得了中共皖西特委的批准,改编为游击师,从而正式成立了六安红军游击师。当时,游击师的兵力约为500人,毛正初被任命为师长,袁晓峰担任政委。
毛正初出生于1901年,安徽六安人。1926年,他考入黄埔军校,后在六安的农民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领导过多次反对地方官员的运动,并且在加入红军后成为六安游击队的核心人物。毛正初带领六安游击师在淠河西岸展开了长时间的斗争,通过不断的战斗与训练,游击师的兵力很快增长至3000人以上。可惜,在1931年秋,由于整肃扩大化,毛正初被错杀,年仅30岁。
丁香墀也是六安的著名革命者,他1924年进入上海大学,后为中共六安河西游击大队的秘书。他协助毛正初策划民团起义,为六安游击师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1930年7月,丁香墀在返回家乡途中被敌人发现并杀害,年仅22岁。
六安游击师的建立,对皖西革命根据地的巩固有着深远影响。但国民党不甘心失败,随即发动了第一次“围剿”,并调集重兵进攻。1931年3月,六安爆发了子河西农民武装起义。毛正初指挥游击师分三路袭击敌人的民团团部,成功击溃敌人并收复了多个村镇,使得游击师的力量不断壮大。到1931年4月,六安游击师更名为六安赤卫军总司令部,毛正初继续担任总指挥。此时,赤卫军的兵力已扩展到3100人,实力显著增强。
此后,毛正初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一举粉碎了敌人的进攻,使六安游击队成功抵抗了多次敌军围攻。1931年5月,六安赤卫军会师于独山镇,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并进一步加强了对敌军的打击力度。到1931年6月,赤卫军的兵力已突破5000人。
然而,国民党的反攻并未停止,六安、寿县和霍邱等地的反动民团再次向六安革命根据地进攻。毛正初依然指挥游击队,在郭店子一带实施严密防守,一旦敌人进入包围圈,便迅速反击,成功歼灭了敌军1200余人,赵厚培等反动头目也被击毙。紧接着,红军发起了对水圩子的进攻,再次全歼敌军500余人,彻底摧毁了敌人的抵抗力量。
六安赤卫军在持续的战斗中壮大,最终在1931年秋,编入了红军第25军,六安游击师的历史使命也就此结束。
总结来看,六安游击师在初期的四位核心领导人中,有三人因“整肃”错误被错杀,一人则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但这支部队人才辈出,始终坚持为民众争取自由与解放,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