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将苏定方的去世日期一直没有在《资治通鉴》或其他正史中明确记载,这对于一位如此重要的军事人物来说,实在令人费解。通常来说,重要人物的死亡都会被记录在史书中,标明具体的年、月、日,但苏定方的死讯却迟迟未能传达到朝廷。直到几年后,唐高宗李治才知道苏定方在667年去世,这让李治非常震惊,并对身边的侍臣进行了严厉的责备。
在苏定方的去世与最后的战役上,似乎有许多未解之谜。最令人不解的是,苏定方的最后一场战斗几乎没有出现在正史中,直到后来史学家在研究吐蕃相关的史料时,才偶然发现苏定方的身影。尽管这些记录仅出现在吐蕃的文献中,是否真实仍然值得怀疑,但其描述却提供了一些新的线索。
根据吐蕃的史料,苏定方的最后一战发生在667年,与伦布噶的军队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伦布噶是吐蕃的重臣,曾经负责吐蕃与唐朝的外交事宜,也是一个非常有权势的人物。两人之间有过深仇大恨,源于八年前的“乌海之战”,当时苏定方领导唐军大败伦布噶的部队,使得伦布噶的一名重要副手战死,而这场失败给伦布噶带来了极大的政治压力。
为了报仇雪恨,伦布噶决定亲自带领吐蕃的10万大军侵入唐朝领土,连攻12个羌人统治的地区。但这次进攻并未如他所愿,最终在一场遭遇战中,苏定方率领的唐军以8000骑兵成功反击,摧毁了吐蕃军的大部分部队。伦布噶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仅剩万余人撤回了故乡。关于伦布噶的死因,藏史中有不同说法,有的说他在战斗中阵亡,也有说他因病死于军中。但无论哪种说法,都表明他在这场战斗后不久就去世了。
令人疑惑的是,苏定方在此战中的胜利并没有在唐朝的史书中得到应有的记载。实际上,苏定方的功绩和晚年的经历被某些政治势力有意忽视和埋没。分析历史的背景,可以发现当时的唐朝宫廷内,反对苏定方的势力较强。苏定方的朋友李义府、许敬宗等人都曾遭遇政治打压,这也可能导致了苏定方的事迹被历史遗忘。
不过,尽管历史上对苏定方的评价有些不公,但从他的一生来看,苏定方无疑是一位出色的将领。他为保卫唐朝的边疆立下赫赫战功,终老时仍坚守在战场上,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事业的执着。
苏定方去世时,已经76岁,唐朝政府为他追赠了“庄”的谥号。然而在后来的文学作品,如《隋唐演义》中,苏定方却被妖魔化,被描绘成了故事中的反派角色。小说中的苏定方不仅被描写为窦建德的部将,还虚构了他设计陷害主角罗成等情节。实际上,历史上的苏定方是一个勇猛的将军,是唐朝乃至整个民族的英雄。作为一位从唐朝征战至朝鲜半岛,再到青藏高原的汉族名将,苏定方的传奇一生值得后人铭记。
至于伦布噶去世后,吐蕃的政治局势继续动荡,他的儿子赞悉若和论钦陵接掌了吐蕃的大权。论钦陵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被誉为“雪域第一名将”,他的事迹将在后续的历史中继续展开。这一系列的事件也为唐朝与吐蕃的战争注入了新的动力,接下来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