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是蒙古族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光辉,凭借超凡的征服能力,他征战四方,建立了强大的帝国。成吉思汗征服了众多国家,但在他的一生中,有一个小国始终未能征服,这就是西夏。尽管成吉思汗六次亲自出征西夏,却始终未能攻破它,这也让他的征服计划延迟了整整22年。
那么,这个能与强大的蒙古铁骑抗衡22年的西夏,究竟是什么样的国家呢?
西夏的根基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河西走廊地区是定难军的辖区,定难军的节度使拥有很大的权力,甚至像土皇帝一样。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逐渐衰落,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越来越弱,定难军也开始与中原失去联系。经过一段时间,当地的军民与周围的土著民族融合,最终形成了党项族。而在宋朝时期,党项族人建立了西夏王国。
西夏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它占据了通往西域的要冲地带,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易守难攻。党项人是游牧民族,生活在高山和草原中,他们的军事素质非常强。西夏的军队非常独特,几乎每一个男性都能成为战士,他们从小就接受军事训练。西夏的军事体制非常完善,男人可以组成步兵和骑兵,步兵以山地作战为主,骑兵则在开阔地作战时更为出色。西夏的骑兵虽然不如后来的蒙古铁骑那样威猛,但他们依然是战场上的强敌。
而且西夏的女性也不逊色,甚至成立了专门的“娘子军”,这些女性战士在与宋朝的边境冲突中屡次立下战功。正是因为西夏的军队强大,人民勇猛,他们才能在宋辽之间的夹缝中生存下来。
然而,随着蒙古的崛起,西夏的命运开始发生变化。蒙古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逐渐从分散的部落联盟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帝国。成吉思汗从1205年开始,就将西夏视为征服目标。尽管是初步的进攻,蒙古军队还是取得了显著战果,攻占了西夏的瓦剌海城,甚至围困了中兴府,西夏军队的主力几乎被蒙古俘虏。
成吉思汗并没有停手,继续发起进攻,并且在西夏请求金国支援时遭到拒绝,西夏最终选择投降,成为蒙古的附属国。虽然成为附属国,西夏的处境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蒙古帝国不断向西夏索取财富和资源。渐渐地,西夏人民对蒙古的愤怒积累,双方的关系日益恶化。
成吉思汗西征途中要求西夏提供援助,但西夏的皇帝直接拒绝了,这让成吉思汗怒不可遏,但由于战略考虑,他选择暂时忍气吞声,继续向西征讨。然而,西夏错过了一个扭转局势的机会,未能阻止蒙古军队的后退,使得蒙古军队能够顺利完成西征任务。
之后,成吉思汗将目光转向了西夏,发起了更加猛烈的进攻。西夏的人民在嵬名令公的带领下,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最终还是无法抵挡蒙古的铁骑。随着西夏的城池一座座陷落,最后只剩下首都兴庆府。西夏的最后一战发生在灵州,党项族的精锐部队与蒙古铁骑展开了殊死搏斗,但尽管他们取得了一些胜利,最终也未能改变西夏的命运。
在成吉思汗准备进行第七次进攻时,他的身体出现了问题,最终死于征途中的病痛。成吉思汗的去世让西夏暂时获得了喘息的机会,但很快,蒙古的继任者拖雷发起了复仇之战。成吉思汗死后不到一个月,兴庆府发生了地震,城墙倒塌,蒙古军队趁机攻入,将整个城市摧毁,西夏彻底灭亡。
西夏虽然最终灭亡,但它顽强抵抗蒙古长达22年的历史,证明了党项民族的强悍与刚毅。西夏在面对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时,虽然失败了,但它的抵抗精神和军队的顽强作战,至今仍被人铭记。
你怎么看待西夏与蒙古的这场长久对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