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混合接力决赛进入最后一圈铃响时,中国队还处在第三位,眼看奖牌无望。 刘少昂内道一记漂亮超越,瞬间连超两人,把金牌抢了回来。 新赛季首站比赛,中国队就交出了1金1银2铜的成绩单,这样的开局是不是预示着更多可能?
混合接力决赛安排在收官日的首个金牌项目,中国队派出王欣然、张楚桐、孙龙和刘少昂的组合,从第四道出发。
中途荷兰队和韩国队交替领先,中国队一度跌至第三。 转折点出现在最后一圈,刘少昂在弯道前突然加速,从内道一口气超越对手,最终以2分39秒528的成绩夺冠。 这场胜利的关键在于交接棒时的默契,王欣然和张楚桐稳住了前期节奏,孙龙在中段奋力追赶,为最后一棒创造了机会。
男子5000米接力作为压轴项目,同样充满戏剧性。 中国队由孙龙、刘少昂、李文龙和张柏浩出战,从第三道起跑。 比赛前半程,加拿大队领滑,中国队位置在第二和第三之间波动。
进入后半程,场上形势突变,意大利队在还剩9圈时摔出赛道,中国队趁机升至第二。 最后6圈,中国队在与加拿大的争夺中再次实现超越。 最终韩国队以6分51秒160夺冠,中国队收获银牌,意大利队获得第三。 这场比赛中国队展现了稳定性,四次交接零失误,在对手连续失误的情况下守住优势。
个人项目方面,刘少昂在男子1000米A组决赛中以1分30秒628摘铜,孙龙以1分30秒754位列第四。
孙龙在首个比赛日已夺得男子1500米铜牌,成绩为2分16秒808。 他在比赛中从后半程的末位起步,倒数第二圈时外道连续超越三人,最终站上领奖台。
本次蒙特利尔站是2026年米兰冬奥会资格赛的首站,采用新的积分规则。 中国队派出新老结合的阵容,孙龙和刘少昂作为核心选手包揽了全部个人奖牌。 女子项目中,公俐、张楚桐和王欣然在混合接力贡献突出,单项未进入A组决赛。 比赛赛程密集,10月13日凌晨结束全部项目后,各队仅有三天的调整时间。 世巡赛第二站将于10月16日至19日继续在蒙特利尔举行,中国队原地备战。
短道速滑的竞争从来都不只是速度比拼,战术执行和心理素质往往决定成败。
男子5000米接力里,李文龙和张柏浩作为年轻选手,在多次险情中保持了冷静。
这些细节是否说明中国队的梯队建设正在见效? 比赛中的判罚也引发讨论,加拿大队在男子接力决赛因犯规被取消成绩,裁判的尺度是否一致?
场地适应成为本站比赛的另一个焦点。 蒙特利尔冰场尺寸与国内不同,中国队赛前仅有两天的适应训练。 孙龙在1500米赛后提到,弯道滑行时多次调整入弯角度,才找到最佳路线。 刘少昂在1000米决赛中采取跟随战术,最后两圈才发力超越,这种策略是否值得其他选手借鉴? 器材选择也成话题,中国队本次统一使用新款冰刀,有选手反映刀靴磨合时间不足。
数据统计显示,中国队本站比赛共参加10个项目,有6项进入A组决赛。 混合接力金牌是本赛季首金,男子接力银牌追平了上赛季最好成绩。
刘少昂成为本站唯一获得两枚奖牌的选手,孙龙在1500米和1000米均进入前四。 这些数字背后是每天超过6小时的冰上训练和战术复盘。 教练组在每场比赛后立即召开视频分析会,调整下一轮的出场阵容。
短道速滑的偶然性始终是比赛魅力所在。 男子5000米接力中,意大利队和加拿大队的相继失误让中国队获益,这是运气还是实力? 混合接力的逆转依赖于刘少昂的临场决策,这种冒险超越是否经过事先演练? 观众席上中国留学生的助威声浪是否影响了选手发挥?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