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说,元朝和清朝的皇帝并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甚至认为那个时代可能没有“中国”这个词。其实,元明清时期白话文已开始发展,章回小说也在那个时代诞生,那时的白话与今天并无太大差异,因此“中国”这个词早已存在。事实上,元朝和清朝的皇帝们自然是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些史实来证明这一点。
一、忽必烈自认为是中国人
1266年,忽必烈派赵彝出使日本,并写了一封信给日本天皇。那时,元朝尚未统一中国,但忽必烈已经视自己为“中国”的代表。信中写道:“朕惟自古小国之君,境土相接,尚务讲信修睦,况我祖宗,受天命,奄有区夏,遐方异域,畏威怀德者,不可悉数。”这封信的副本至今仍保存在日本奈良市的东大寺中。
二、皇太极自认为是中国人
关于皇太极有许多误解,有人说他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甚至认为满洲不属于女真。我曾写过文章澄清过这些误解。皇太极在大同宣府之战期间,给崇祯和代王写了两封信,一封承认自己原为明朝的属地,并尊崇崇祯为“天下大君”;另一封则解释起兵的原因,称自己本是忠于明朝的驻守辽边的将领。皇太极还在信中提到:“古之大辽、金、元,俱以小国而成皇帝矣,岂有一姓人登皇帝之位,永世不移之理乎?”
三、顺治自认为是中国人
有人传言顺治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甚至说他曾说过:“中国这块地方,能守就守,守不住就跑路。”这段话源于金庸小说《鹿鼎记》,并非历史事实。在实际的清朝官方文献中,顺治皇帝在十三年与厄鲁特蒙古的往来公文中明确提到“中国”一词:“若为故明所属者,理应隶入中国为民。”
四、康熙自认为是中国人
康熙时期的尼布楚条约开篇就称“中国大皇帝”,且康熙在《康熙起居注》中也多次提到“中国”。在面对俄罗斯的扩张时,康熙曾说:“俄罗斯国人,人材颇健,但其性偏执,论理亦多胶滞……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
五、雍正自认为是中国人
关于雍正的误解也不少,有人认为他曾在《大义觉迷录》中写道:“朕以外国之君、主中国之事”,这句话被篡改了。原文是:“本朝以满洲之君,入为中国之主”,意思是说尽管本朝是满洲的统治者,但它依然是中国的一部分。雍正强调,满洲就像中国的一个籍贯一样,并不妨碍他成为中国的主宰。
六、乾隆自认为是中国人
乾隆也明确表示自己是中国人。有人传言乾隆曾说:“朕乃夷狄之君,非中华之人”,但这完全是误传。事实上,乾隆在写给英国马嘎尔尼的信中明确表示:“若云仰慕天朝,欲其观习教化,则天朝自有天朝礼法,与尔国各不相同。”乾隆的信中表露出浓厚的皇汉思想,认定清朝是中华正统的一部分。
七、光绪自认为是中国人
光绪帝在《定国是诏》中也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认同。在谕旨中,他提到:“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这表明光绪帝认同自己治理的是中国,且为国家的领导者。
八、慈禧自认为是中国人
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前,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发布了一道诏书,内容涉及到“中华”这一称呼:“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同样表明慈禧认为自己是中国的统治者。
九、溥仪自认为是中国人
虽然溥仪一度为日本傀儡,但他在经过改造后重新认同了自己是中国人。1960年,他在接受外宾时,周总理介绍他说:“这位是前清的末代皇帝,也是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溥仪当时表示,自己虽然曾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但如今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普通公民。
总结而言,元朝和清朝的皇帝们无一例外地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并在不同历史时期通过各种途径表达了这一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