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相信吗?最痛恨日本的,居然是日本人自己!为了摧毁自己的国家,他们不仅成立了反日武装,还策划刺杀天皇的行动。
本以为这些极端的行为已经足够震撼,但事实远比你想象的还要更加惊人。这个组织不仅成功炸毁了三菱等多家大企业的总部大楼,还在日本最繁华的银座地区埋下炸药,甚至一度被列为恐怖分子。
那么,是什么让这些日本人如此痛恨自己的国家?他们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2024年1月25日,神奈川县镰仓市的一家医院里,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内田洋唤来了护士,他似乎有话要交代。
有些奇怪的是,从住院到现在,这位老人似乎从未有亲人前来探望,反倒是他的朋友和同事们在时刻关注他的病情。大家心知肚明,这位老人已经身患癌症晚期,生命只剩下最后的时光。
当护士走到床前时,内田洋平静地说道:“我的真名是桐岛聪,请把我的情况告诉警察。”
虽然护士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但她立刻将情况报告给了医院管理层,医院随即联系了神奈川县的警方。没想到这一消息竟立刻引起了警方的高度关注,甚至惊动了东京警视厅。
当警方意识到,原来这个躺在病床上的老人,曾是日本全国通缉的重犯,东亚反日武装战线的核心成员,大家才明白,桐岛聪已经潜逃了整整49年。
渐渐地,那个笑容灿烂的青年形象,开始与通缉令上的照片重合,人们才恍若意识到,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
这一切的源头,得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末。当时苏联的崛起使得冷战格局变得更加紧张,全球左派运动进入高潮。受此影响,全球范围内的革命活动愈演愈烈,从法国工人发起的全民罢工,到切·格瓦拉在南美、非洲的武装革命,再到美国的黑豹党,世界各地都在举行抗议,挑战既有的秩序。
这股革命浪潮也席卷了日本,年轻的学生们纷纷举起红旗,奋力抗议。其实,早在六十年代之前,日本的左派势力就已经崛起。例如1959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安保斗争,有高达650万民众参与反战游行,7000名学生与警察在国会大厦前激烈对峙。
进入六十年代后,学生运动如火如荼,全共斗运动在日本迅速蔓延,左派团体形成了统一的组织,开始与政府对抗。然而,缺乏武装力量的学生最终未能抵挡住防暴警察的镇压,许多领袖被捕,运动无奈结束。
不过,这次失败也给了左派运动一个深刻的教训:光靠示威和罢课并不能真正与国家暴力机构抗衡。在此背景下,一些左派组织转向了更加激进的武装斗争。而其中,东亚反日武装战线,便成为了最为突出的一股力量。
这个组织的成员坚信,日本从根本上是一个反革命的国家,认为即便是共产主义革命,也无法拯救腐朽的日本。他们认为,日本的民族性早已沉溺于侵略主义,为了彻底铲除这一切,他们主张彻底摒弃日本的国家和民族身份,成为彻头彻尾的叛国者,进行不择手段的斗争。
这些极端分子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了一系列轰动一时的暴力行动,甚至将矛头指向了自家的政府和民族。
桐岛聪,就是这个激进武装团体的一员。他出生于广岛市,1960年代成长的他,和那一代年轻人一样,从未亲身经历过战争,却深受左翼思想的影响。
在1972年,桐岛聪考入了明治大学,并在这里认识了学长黑川芳正和宇贺神寿一。宇贺神曾亲眼目睹警察暴力镇压底层劳动者,这一经历深深激发了他对革命的渴望,最终他加入了东亚反日武装战线。
在宇贺神的影响下,桐岛聪也逐渐投身到这一极端的组织中。加入该组织时,东亚反日武装战线只有四名成员,他们的前身是法政大学的“L级斗争委员会”,最初有过上百人的规模,但在全共斗运动失败后,许多人退出,最终只剩下少数几个坚定的成员。
这个组织的目标是通过武力打击日本的“罪恶”——在他们看来,这包括了所有支持日本侵略行为的公司和机构。
其中,三菱重工便成为了他们的攻击目标。1974年8月30日,他们在三菱重工东京总部发起了爆炸袭击,造成了8人死亡、380人受伤。这个爆炸事件震惊了整个日本,成为了东亚反日武装战线的标志性行动。
不过,尽管他们多次进行暴力袭击,东亚反日武装战线的行动终究引起了警方的重视。警方展开了大规模的搜捕,最终在1975年5月19日抓获了除了桐岛聪和宇贺神寿一外的所有成员。1982年,宇贺神寿一也最终落网。
然而,桐岛聪依旧神秘失踪,像从未存在过一样。警方不得不将他的通缉令张贴到街头,然而他依然未曾露面。
直到2024年初,桐岛聪突然在神奈川的一家医院现身,主动向警方自首。当警方赶到时,他们并未看到一个暴力的恐怖分子,而是一个平静、老去的老人。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桐岛聪并未慌乱,而是坦然地回顾了自己的过去。
他告诉警方,自己从未忘记过反抗,他改变了名字,过着平凡的生活,假名内田洋的身份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但最终,面对无法逃避的死亡,桐岛聪选择了以自己的本名结束这一切。
2024年1月29日,桐岛聪在医院平静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