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中国马拉松赛场上,黑人选手的身影可谓是屡见不鲜。
这不禁让人好奇,为啥黑人这么热衷于来中国参加马拉松比赛呢?
难道真像有些人调侃的那样,是来中国“圈钱”的吗?
其实世界田联对于认证的标准赛事有着明确且严格的要求,赛事必须邀请达到指定成绩的选手参赛,具体到成绩标准,男子最少要达到2小时12分47秒,女子则要达到2小时31分50秒。
一旦选手达到这个标准,他们在中国马拉松比赛中拿到奖金的概率就像火箭一样直线上升。
多数来中国参赛的黑人选手,对于他们来说,比赛奖金充满了致命的诱惑。
毕竟在非洲那片并不富裕的土地上,一场比赛的奖金可能就意味着一家人几个月甚至几年的生活保障。
从赛事主办方的角度来看,邀请黑人选手参赛可有着他们的“小九九”,随便拉一个黑人选手,他们的成绩往往都能在2小时30分以内,瞬间拉高了赛事的整体成绩。
这对于赛事的知名度提升来说,那效果简直杠杠的。
赛事知名度高了,就能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有了更多人的关注,各个方面的经济效益也就随之而来了。
也许有人会质疑,邀请几个黑人跑比赛真能带来经济效益?
答案那是肯定的。
当城市马拉松达到国际田联认定的金标或者银标赛事时,就必须邀请国际优秀运动员参赛。
以厦门马拉松为例,据权威数据统计,一场比赛就能给这座城市带来2.91亿的直接经济收益。
这数字,是不是让人惊掉下巴?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城市都争着抢着举办马拉松赛事了,毕竟谁不想让自己的城市既赚了名气又赚了钱呢。
对于中国马拉松运动来说,黑人选手的参赛绝对是一件互利共赢的大好事。
赛事主办方通过邀请他们,提升了赛事知名度和经济效益,而且黑人选手有机会获得奖金改善生活,中国选手在与强劲对手的较量中,竞技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这种良性的竞争,也推动着中国马拉松运动不断向前发展。
不过,非要说一说为什么黑人选手在马拉松赛场上这么厉害,这就要提到他们的生理天赋和环境锻造了。
1、肌肉构造;东非选手慢肌纤维占比达70%,而其他人种大约只有50%,就拿武汉马拉松冠军内格沃来说,他的跟腱长度比亚洲选手平均长3cm,这使得他的步幅多出15%。
2、高原基因;就比如基普乔格故乡肯尼亚埃尔多雷特海拔2400米,当地选手血红蛋白浓度比平原居民高20%。2025年青岛马拉松组委会检测显示,非洲选手乳酸清除速率快40%。
总的来说,黑人选手热衷于来中国参加马拉松比赛,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赛事规则的要求和丰厚的奖金吸引着他们远道而来,而赛事主办方邀请他们也是为了提升赛事质量和经济效益。
这种互利共赢的局面不仅让中国马拉松赛事越来越精彩,也推动了中国马拉松运动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