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15年悬而未决的关键项目迎来转机 朝鲜外相紧急访华释放重磅信号
9月27日,朝鲜外务相崔善姬乘坐高丽航空专机再次飞抵北京。这距离她上次陪同金正恩访华参加抗战胜利纪念活动,仅仅过去二十余天。与上次不同的是,此次崔善姬是作为朝方全权代表单独访华,并与中国外长王毅举行首次一对一深入会谈。
细心观察可以发现,这次访问的时间点选择颇具深意。一方面,朝鲜即将迎来10月10日劳动党建党80周年的重要庆典;另一方面,10月底韩国庆州还将举行APEC峰会。在这个关键时期,朝鲜高层专程来华,显然是要为金正恩9月初访华成果添砖加瓦,同时为后续外交布局做好铺垫。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外交部将会谈定位为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这一表述暗示双方可能就某些具体合作取得突破。而最受外界关注的,莫过于搁置长达15年之久的中朝跨境合作项目——新义州-丹东经济合作区及配套基建工程。
这个项目最早可追溯至2009年,当时中朝就提出共建新义州特区的构想,计划建设包括跨境大桥、公路铁路网络及电力设施在内的综合体系。但由于朝鲜当时的政策限制、国际制裁等多重因素,项目始终停留在规划阶段。2014年建成的鸭绿江新桥至今未能投入使用,成为中朝合作的烂尾工程。
如今转机终于出现。在崔善姬访华次日,王毅外长明确表示要深化务实合作,这被解读为项目即将落地的积极信号。对朝鲜而言,启动该项目不仅能缓解国内经济困境,更能为即将到来的建党庆典增添外交成果;对中国来说,这既是深化中朝关系的重要举措,也是应对东北亚复杂局势的战略选择。
分析人士指出,朝鲜此时主动推进合作,背后有两重考量:首先是要借建党80周年契机,向国内民众展示外交突破;其次是认识到在美朝对话陷入僵局的情况下,与中国深化合作更为务实可行。而对中国而言,重启该项目不仅能促进东北地区发展,还能在美日加强对朝施压的背景下,巩固中朝战略协作关系。
更值得玩味的是,该项目的推进可能与中国领导人访朝计划密切相关。虽然外界普遍认为10月访朝存在难度,但如果双方能就合作达成实质性协议,将为高层互访创造有利条件。届时若中国领导人出席朝鲜建党庆典,必将成为东北亚外交的重大事件。
这次崔善姬访华看似寻常,实则暗藏玄机。中朝关系正从战略对话转向务实合作的新阶段,而这个历时15年的跨境项目,很可能成为撬动东北亚格局的新支点。随着项目落地,中朝合作将进入更深入、更实质性的新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