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近期在国际舞台动作频频,引发广泛关注。这个饱受战火摧残的国家在艰难获得157国承认后,又向金砖国家抛出橄榄枝,给作为金砖主导国的中国出了一道外交难题。
近期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的态度出现微妙转变。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期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以色列的传统盟友纷纷转变立场,相继承认巴勒斯坦国家地位。法国总统马克龙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现在是采取行动的时候了,我们不能再继续等待。他强调,持续数十年的巴以冲突已造成太多伤亡,国际社会必须承担起应尽的责任。 这股承认浪潮并非始于今日。早在2023年5月,挪威、爱尔兰和西班牙就率先迈出了这一步。如今西班牙更进一步,宣布对以色列实施全面武器禁运,以实际行动支持巴勒斯坦。这些外交突破为战火中的巴勒斯坦人民带来了一线希望。 然而巴勒斯坦的雄心不止于此。据巴勒斯坦驻俄罗斯大使透露,该国已正式提交加入金砖国家的申请。虽然目前尚未获得正式回应,但巴方表示将坚持参与金砖活动,直至满足所有入盟条件。这不是巴勒斯坦第一次表达这一意愿,去年在喀山金砖峰会期间,巴领导人阿巴斯就曾向普京总统表达过类似诉求。 中国作为金砖重要成员,对此事的回应耐人寻味。中方没有直接表态支持或反对,而是强调欢迎志同道合的伙伴参与金砖合作。这一表态既展现了对巴勒斯坦的善意,又体现了金砖扩员的审慎态度。 分析人士指出,巴勒斯坦此举意在多重目标:一方面希望借金砖平台提升国际地位,另一方面寻求经济发展新动力。金砖国家作为新兴经济体代表,其新开发银行、本币结算等机制确实能为成员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但巴勒斯坦的入盟之路充满挑战。首先,其在联合国仍只是观察员国身份;其次,经济上严重依赖外援,使用以色列货币,缺乏独立的经济治理能力;最重要的是,金砖扩员需要全体成员国一致同意,而目前该组织正暂缓接纳新成员。 国际观察家认为,虽然巴勒斯坦近期外交成果显著,但要真正跻身金砖国家行列,还需要克服诸多制度性障碍。这一进程不仅考验巴勒斯坦的外交智慧,也将检验金砖国家的决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