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坛的短命首相羽田孜:一位中日友好的坚定践行者
在日本政治史上,羽田孜的名字总是与最短任期首相的标签联系在一起。这位在1994年仅执政64天的首相,却在中日关系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作为自民党竹下派的核心成员,羽田孜的政治生涯始终与好友小泽一郎紧密相连。1992年竹下派内斗中,两人因不满选举结果,毅然带领44名议员另立新生党。这一决裂直接导致自民党失去执政优势,造就了日本战后首位非自民党首相细川护熙的上台。在八党联合政府中,羽田孜出任副首相兼外相,为后续执政积累了宝贵经验。
1994年4月,羽田孜接替辞职的细川护熙出任首相。尽管在位仅两个月,但他对中日关系的推动却影响深远。这位自称徐福后人的政治家,用行动诠释了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情感。他不仅两次专程赴江苏赣榆寻根,更长期担任日本徐福研究会会长。在饮食起居上,他保持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出国必吃中餐,尤其钟爱上海小笼包;衣柜里常年备有二三十套中山装,连国会会议也坚持穿着。
这些举动在日本国内引发不少争议。面对质疑,羽田孜坚定表示:我们身上流着徐福的血脉,家乡的'秦阳馆'就是明证。他认为正视历史是中日友好的基础,主张日本应深刻反省侵华历史。这一观点深刻影响了继任者村山富市,为著名的村山谈话奠定了基础。
卸任后,羽田孜仍以民间使者身份频繁往来中日,每年至少访华四次。2017年8月,82岁的他安详离世,但其推动中日友好的精神遗产仍在延续。正如历史学者评价:羽田孜用短暂的首相任期,谱写了中日关系史上最动人的篇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