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街头的爱国闹剧:一场自导自演的反华秀
在2025年的夏天,首尔街头出现了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爱国表演。从6月开始,一群举着星条旗的韩国人,高喊着反华口号,在明洞、光化门等繁华商业区上演了持续数月的街头游行。这场闹剧最终以韩国政府9月19日的强力干预而草草收场,留下的只有一地鸡毛和无数问号。
这场游行的种子,要追溯到2025年2月的韩国大选期间。当时某些政客为了博取关注,炮制出中国干涉韩国大选的荒谬说法。这个毫无根据的谣言很快被韩国国防部、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甚至驻韩美军接连辟谣。但就像泼出去的水,谣言一旦扩散就难以收回。
随着夏季的到来,网络上的反华情绪逐渐蔓延到现实世界。每周六下午,都能看到数百名游行者举着标语在首尔街头游行。令人费解的是,这些号称要捍卫韩国主权的人,手中挥舞的却是美国国旗。现场常常出现滑稽的一幕:游行者声嘶力竭地喊着反华口号,而路过的普通市民则报以困惑的目光。
韩国媒体的深入调查揭开了这场闹剧的幕后黑手。首尔大学美国研究所的报告显示,超过半数的游行组织者都与美国非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更令人咋舌的是,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每年向韩国亲美团体提供的1741万美元资金,最终都转化成了这些街头表演的演出费。
这场闹剧的高潮出现在明洞街头。一位中国游客面对游行队伍,淡定地用英语说了一句我来自中国。没想到一位韩国老者竟然向游客鞠躬后匆匆离去。这段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疯传,网友纷纷调侃:群演太不专业了这工资领得也太轻松了吧。
面对这场闹剧,中国方面的反应出人意料地平静。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的热度始终不高,大多数中国网友的反应是:韩国人又在搞什么行为艺术?这种淡定背后,体现的是中国民众对国家实力的自信。毕竟,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实在没必要对街头表演太过在意。
中国官方的应对同样从容不迫。驻韩大使馆只是例行公事地要求韩方保障中国公民安全,外交部的表态也保持着惯有的克制。但在看似平静的表面下,中国通过外交渠道向韩方传达了明确信号。在8月底韩国总统特使访华和9月中旬韩国外长访华期间,中方都适时提及了这一问题。
韩国政府的态度转变耐人寻味。9月初,总统李在明首次将集会定性为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为后续干预铺平了道路。9月19日,国务总理金民锡更是直接下令警方采取强力措施。这种转变的背后,是残酷的经济考量:韩国原定9月底对中国实施免签政策,急需中国游客来提振低迷的经济。毕竟,在疫情前,中国游客每年为韩国带来超过200亿美元的收入。
这场闹剧的落幕,揭示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在现实利益面前,情绪化的表演终将让位。当中韩贸易额高达3280.8亿美元,当韩国各大财团都依赖中国市场时,那些举着外国国旗的爱国者,注定只能成为历史的一个小小注脚。大国的从容源于实力,而小国的困境往往来自于迷失。韩国要真正解决问题,恐怕需要比平息街头闹剧更深刻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