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鲁鸣执掌女篮引争议:选人标准遭质疑,热身赛暴露短板
中国女篮新任主教练宫鲁鸣上任后,原本被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带领球队备战洛杉矶奥运会。然而,随着热身赛的进行和选人名单的公布,争议声四起。尤其是媒体人“别跑刚背猪”的犀利点评,直指张子宇和李缘两名球员“不该入选国家队”,引发广泛讨论。目前来看,女篮虽然进行了阵容调整,但攻防两端的问题并未解决,热身赛的表现也磕磕绊绊,让球迷和专家对球队的未来充满担忧。
宫鲁鸣的执教背景
宫鲁鸣并非篮球界的新面孔,而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资深教练。1957年出生于山东烟台的他,从小与篮球结缘,1976年进入江苏青年队,凭借出色的速度和精准的传球,帮助球队在联赛中取得佳绩。退役后,他转型教练,1995年接手中国男篮,成功带队闯入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八强,创造了当时的纪录。此后,他又执教女篮,在2001年釜山亚运会夺金,2004年雅典奥运会率队小组出线。2014年重返男篮,带队赢得仁川亚运会金牌和2015年亚洲杯冠军。2025年2月,他再次执掌女篮教鞭,尽管年近七旬,但丰富的经验让球迷对他充满期待。然而,选人风波却让他的回归蒙上阴影。
热身赛暴露问题
2025年9月中旬,女篮在西安展开集训,宫鲁鸣希望通过热身赛考察球员。大名单中,韩旭、杨舒予、罗欣棫等老将领衔,新人张子宇和李缘也入选其中。张子宇是山东队的18岁中锋,身高2米13,体重超过100公斤,上赛季WCBA场均12分10篮板,被视为内线潜力股;李缘则是25岁的控卫,尽管在亚洲杯上有一定出场时间,但进攻端表现平平。
然而,热身赛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首战对阵云南财经大学男篮,女篮一胜一负,失误高达20多次,攻防转换生硬。第二场比赛中,李缘多次被断球,张子宇防守移动缓慢,被对手轻松突破,球迷甚至调侃“防守像四打五”。随后对阵意大利尤文图特女篮,虽然两场皆胜,但过程并不轻松,裁判的争议判罚甚至成为胜负关键。张子宇在防守端脚步迟缓,李缘进攻端10投仅3中,末节还频频失误。两场比赛下来,女篮失误总数超过40次,攻防体系混乱,年轻球员的表现也未能让人信服。
选人标准引发争议
热身赛后,宫鲁鸣公布了选人标准,强调球员需具备攻防均衡、身体对抗和比赛节奏适应能力,希望年轻球员尽快成长。然而,这一标准被媒体人“别跑刚背猪”直接批评“过于笼统,缺乏具体指标”。他指出,张子宇虽然身高优势明显,但防守移动慢,难以适应现代篮球的快节奏;李缘虽有速度,但对抗不足,进攻端贡献有限。亚洲杯上,李缘五场比赛中有三场得分挂零,热身赛表现同样低迷,被球迷戏称为“三无后卫”。
争议迅速发酵,社交平台上“女篮选人争议”登上热搜。有球迷分析数据指出,张子宇两场热身赛仅得零星分数,李缘命中率惨淡,末节还出现低级失误。不少人质疑,这样的球员是否具备国家队水平?宫鲁鸣的选人逻辑本意是培养新人,但标准模糊导致操作空间过大,反而引发质疑。
未来何去何从?
目前,球迷意见分为两派:一派支持宫鲁鸣,认为应给予新人成长时间;另一派则呼吁召回李梦、王思雨等经验丰富的老将,避免重蹈巴黎奥运会小组垫底的覆辙。李梦伤愈后状态回升,王思雨在组织端表现稳定,若回归将极大提升球队实力。
女篮的困境也反映出更深层次的问题——青训体系的不足。张子宇的身高优势在现代篮球中已非绝对优势,灵活性和技术同样关键;李缘则暴露了国内后卫培养的短板,速度和意识虽有,但进攻威胁不足。宫鲁鸣若想真正提升球队实力,不仅需要明确战术风格,还需细化选人标准,加强针对性训练,甚至安排海外拉练,让球员适应高强度对抗。
结语
女篮正处于新老交替的阵痛期,宫鲁鸣的执教面临巨大挑战。选人争议的背后,是标准模糊、青训不足的现实问题。若不能尽快调整,洛杉矶奥运会的征程恐怕难言乐观。球迷的呼声很直接:国家队名单应以实力为准,而非“潜力”或“情面”。希望宫鲁鸣能听取意见,带领女篮重回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