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始皇的传位之谜:扶苏与胡亥谁才是真正的继承者?
秦始皇生前未明确指定接班人,导致后世对皇位继承问题争论不休。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派认为秦始皇属意胡亥,另一派则坚持扶苏才是真正的继承人。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个历史谜团。
根据《史记·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在病重时曾下诏给长子扶苏:与丧会咸阳而葬。这道诏书被许多学者视为传位的重要证据。有人质疑春秋以来没有太子外出领兵的惯例,但这并不能证明秦始皇有意废长立幼。当时天下已定,戍边并非危险任务。况且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的历史典故,作为政治家的秦始皇不可能不知。他临终前急召扶苏回咸阳的举动更印证了这一点。
实际上,秦始皇派扶苏统领边军可能暗藏深意:首先,让他与手握重兵的蒙氏家族建立良好关系;其次,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再者,磨炼其意志品格。从后来扶苏接到假诏书时的反应来看,他确实性格优柔寡断、缺乏政治敏锐性。若非有意培养接班人,秦始皇大可不必如此大费周章。
有人质疑:若真属意扶苏,为何不早立太子?这或许反映了秦始皇的矛盾心理。就像他既追求长生不老,又大兴土木修建陵墓一样。这种矛盾可能源于两个关键原因:
第一,秦始皇担心过早立储会威胁自身权威。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后来的康熙皇帝就深受太子问题困扰,最终也选择了不立太子的策略。对权力欲望极强的秦始皇来说,即便有意传位扶苏,也不愿过早赋予其名分。
第二,公开立储等于承认自己终将死亡,这与他追求长生不老的执念相悖。即便内心清楚无法永生,作为始皇帝的他也不愿公开承认这个事实。因此,他选择暗中为扶苏铺路,而非明诏立储。
至于胡亥,若秦始皇真有意传位于他,胡亥继位后也不必大举屠戮兄弟姐妹。史料记载,胡亥曾处死十余位皇子公主,其中多数连名字都未留下。这恰恰说明他的继位缺乏合法性,需要通过暴力手段巩固权力。
秦始皇的过度自信最终酿成大祸。他既不相信有人敢违抗他的意志,也不认为自己会突然离世。正是这种未明确指定继承人的疏忽,给了赵高、李斯和胡亥可乘之机。在权力真空期,这三方势力联手发难,而长期受压制的皇子派根本无力反抗。
历史没有如果,但秦始皇传位之谜至今仍引发无数遐想。或许,这位千古一帝至死都在权力与永生之间徘徊,最终留下了一个永远无解的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