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临终前为何要说让诸葛亮“自取”
创始人
2025-10-08 15:05:23
0

刘备在临终前为立储君一事深感忧虑。他深知长子刘禅才能平庸,并非理想的继承人,但碍于长幼有序的礼法,一时难以决断。于是召来诸葛亮商议。

诸葛亮何等精明,面对这个烫手山芋,巧妙推脱道:此乃主公家事,不妨询问关、张二位将军。关羽直言不讳:刘封虽勇猛,终究是义子;废长立幼更不合礼制,还是应当立阿斗。这番谏言却埋下祸根——后来关羽兵败麦城时,刘封因怀恨在心,故意按兵不救,导致关羽殒命。

托孤之时,刘备做了精心的权力安排:让益州本土派的李严执掌兵权,荆州集团的诸葛亮总理朝政。这种制衡设计,既体现政治智慧,也暗含防范之意。但更可能是刘备在失去庞统、法正等谋士后,对诸葛亮真正的倚重。

有人猜测刘备那句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是在试探诸葛亮。但细想便知:若诸葛亮真有异心,岂是一句遗言能震慑的?况且刘备还特意嘱咐刘禅事之如父,这分明是推心置腹的信任。著名学者易中天提出新解:所谓自取并非篡位,而是允许诸葛亮在刘永、刘理等皇子中另择贤能。这个解释确实合情合理。

这两道遗命实为双重保障:既赋予诸葛亮废立的权力,又用道德约束将他与皇室牢牢绑定。诸葛亮若存二心,大可名正言顺地废黜刘禅。这正体现了刘备高超的政治智慧。

追溯诸葛亮早年选择:他隐居南阳时,与曹操近在咫尺却选择势单力薄的刘备,正源于其汉贼不两立的政治操守。十数年君臣相知,刘备早已看透诸葛亮士为知己者死的品格。临终那番话,实为激将法——用绝对的信任,换取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赤胆忠心。

相关内容

原创 ...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际,一位威震四方的名将横空出世。他不仅是汉室最忠...
2025-10-08 05:03:55
原创 ...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赤壁之战堪称最精彩的经典战役。当时曹操率领的魏国...
2025-10-08 05:03:53
原创 ...
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人民书写的壮丽篇章。从远古的氏族部落到奴隶社会,再...
2025-10-08 05:03:47
汉武帝丞相李蔡被逼自杀,临...
公元前118年,丞相李蔡正在府中处理政务,突然接到一个晴天霹雳般的...
2025-10-08 05:03:45
原创 ...
西汉时期(公元前210年前后),这个强盛王朝共出现过17位皇后。令...
2025-10-08 05:03:18
原创 ...
西汉直臣汲黯:一个敢于直谏的传奇人生 出身显赫的官宦世家 在西汉...
2025-10-08 05:03:15
原创 ...
当我们谈论千古一帝这个至高无上的称号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中国历史上...
2025-10-08 05:02:53
原创 ...
在民国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有一位非凡的女性,她的名字和传奇经历至...
2025-10-08 05:02:19
原创 ...
1924年深秋,北京城风云突变。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联合直系将领冯玉...
2025-10-08 05:02:11

热门资讯

收入1.54亿元,WTT赛事是... 图片来源:北京石景山官方公众号 界面新闻记者 | 张蕊 界面新闻编辑 | 任雪松 10月5日...
原创 老... 历史瞬间:三则引人深思的往事 印尼总统与他的东方珍珠 大家好,我是狼君,一个热爱历史的工科男生。今...
原创 小... 陕甘宁边区的扫盲之路:从识字运动到文化翻身 在当今中国,识字早已不是问题,但在百年前的中国农村,文...
原创 原... 《蜀汉巅峰时期的真实家底:从逆袭到衰落的启示录》 在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蜀汉政权始终散发着独特的魅...
原创 刘... 唐朝初年,河北大地上演了一幕令人唏嘘的乱世悲歌。故事要从窦建德说起——这位农民起义领袖在虎牢关惨败后...
原创 吴... 关于吴三桂献关与清军入主中原的历史真相 最近有历史爱好者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吴三桂没有献出山海关...
原创 清... 在古装剧中,我们常看到清朝官员头戴装饰华丽的官帽,帽顶镶嵌着五颜六色的宝石。这些宝石装饰有个专门的名...
原创 日... 徐福东渡与日本开国天皇之谜 秦始皇的永生之梦 在战国末期,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伟业。这位不可一世...
诸葛亮死后,蜀汉8大悍将尚在,... 诸葛亮死后,蜀汉8大悍将尚在,难怪司马懿一生没有伐蜀,太明智了。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公元251...
大唐强悍是从一而终的吗?由盛转... 安史之乱:盛唐由盛转衰的致命转折点 唐朝在经历开元盛世后,表面繁荣下已暗藏危机。但与其他王朝的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