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打虎要靠亲兄弟,打仗要靠父子兵。这句话生动展现了父子并肩作战、同心协力的深厚情谊。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将门父子,他们的事迹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三国时期尤其如此,像孙坚与孙策、关羽与关平、陆逊与陆抗等父子名将,都为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我们要重点介绍的,是胡遵、胡奋这对父子将领。父亲胡遵曾跟随司马懿抵御诸葛亮的北伐,儿子胡奋则在平定诸葛诞叛乱时立下大功。
一、胡遵的传奇人生 胡遵生于公元?年,卒于256年,祖籍甘肃安定临泾(今甘肃省镇原县)。这位出身名门的将领可谓文武双全,年轻时就被当时担任雍、凉二州刺史的张既慧眼识珠,从此踏上仕途。青龙元年(233年),安定郡爆发胡薄叛乱,胡遵在司马懿的率领下出征平叛,最终迫使叛军投降,为维护西北边疆稳定立下汗马功劳。 第二年(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发动第五次北伐。胡遵与雍州刺史郭淮联手驻守阳遂,在积石一带与蜀军展开激烈交锋。这场战役中,诸葛亮始终未能突破魏军防线,最终不得不退守五丈原。诸葛亮病逝后,胡遵继续追随司马懿,参与了平定辽东公孙渊叛乱的军事行动。嘉平四年(252年),胡遵被任命为征东将军,率七万大军攻打东吴的东兴。面对吴军精心构筑的防御工事,胡遵虽奋勇作战,却未能攻克,最终被诸葛恪击败。 正元二年(255年),曹魏政局动荡。司马师废黜曹芳后,毌丘俭与文钦在淮南起兵造反。胡遵奉命镇守青、徐二州,成功切断了叛军的退路。同年七月,他被擢升为卫将军,足见其已成为司马家族的心腹将领。甘露元年(256年)七月,胡遵因病去世,朝廷追赠他为车骑将军,并追封阴密侯。 二、胡奋的辉煌成就 胡奋,字玄威,同样出身于甘肃临泾的胡氏家族。他完美传承了父亲的军事才能,在曹魏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早在景初二年(238年),年轻的胡奋就跟随司马懿远征辽东,讨伐公孙渊。凭借出色的表现,他赢得了司马懿的赏识,仕途一路高升,最终官至徐州刺史,受封夏阳子爵位。 甘露二年(257年),诸葛诞在寿春发动叛乱。胡奋奉命参与平叛,并在次年二月大败叛军。诸葛诞在逃亡途中被部下所杀,其家族也被诛灭三族,胡奋立下了决定性战功。 西晋建立后,胡奋的仕途更加顺遂。他不仅出任徐州刺史,还与路蕃等人合力平定了匈奴刘猛的叛乱。值得一提的是,胡奋不仅武艺超群,在文学方面也颇有造诣。晚年时他酷爱读书,擅长文章创作,深受百姓爱戴,所到之处都留下良好口碑。随着地位不断提升,胡奋的家族也日益显赫。他的女儿胡芳被晋武帝司马炎纳为贵人,这使得胡奋的地位达到巅峰。晋武帝对他信任有加,先后任命他为左仆射、镇军大将军及开府仪同三司等重要职务。在西晋朝廷中,胡奋的权势和地位远超其父胡遵,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外戚重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