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清晨,萧振瀛像往常一样翻阅着当天的报纸。突然,一则醒目的标题跃入眼帘:奉天宪兵部队进驻太原接管兵工厂。他的手指不自觉地停在报纸上,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心里盘算着这或许是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天还没亮,萧振瀛就来到了蒋介石官邸外等候。他裹紧大衣抵御清晨的寒意,脸上写满期待与忐忑。原来在前一天,蒋的秘书曾来电告知,说委员长今早要外出为文武官员做重要演讲。那位秘书公务缠身,根本无暇处理这些额外事务。但萧振瀛通过多方打点,终于搭上了这条线,这让他既兴奋又紧张。
当蒋介石迈出大门时,一眼就看到了守候多时的萧振瀛。原本想借演讲为由避而不见,此刻却不得不停下脚步。萧振瀛敏锐地察觉到对方的犹豫,立即上前恭敬地说:委员长,只需耽误您三分钟时间,说完我马上就走。这番表态让蒋介石有些意外,也不好再推辞。
不急,坐下说吧。蒋介石示意道。为了这三分钟的谈话,萧振瀛可是做足了功课。他反思上次失败的会面,意识到问题出在没有真正把握住蒋介石的心理。
此时的蒋介石真的高枕无忧了吗?显然不是。中原大战虽已结束,但他每天思考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削藩大计——如何将东北、华北等地真正纳入中央掌控。虽然在中原大战中击败了冯玉祥、阎锡山等对手,确立了南京政府的权威,但对华北的控制仍然力不从心。
东北军的进驻看似帮蒋介石稳定了局势,实则让华北形势更加复杂。表面上东北服从中央,实际上中央在华北的影响力十分有限。若任由东北军掌控华北,这里很可能变成第二个东北。
只有深刻理解蒋介石的这种焦虑,谈话才能切中要害。如何防止华北被东北军主导,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萧振瀛巧妙地以报纸新闻切入话题:听说东北军要接管太原兵工厂?果然,这句话立即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他的眼神明显专注起来。
萧振瀛继续分析:虽然只是个小型兵工厂,但今天接管兵工厂,明天就可能控制整个地区。山西作为华北战略要地,若落入张学良之手,其势力将急剧膨胀,届时中央将陷入被动。
蒋介石目光炯炯地盯着萧振瀛,沉声问道:依你之见,此事当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