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这是把自己人当“日本人”来整?留学生在美国西贝餐厅吃饭,发现肉是现切的,烧卖都是现包的!
创始人
2025-10-07 18:32:20
0

这是把自己人当“日本人”来整?留学生在美国西贝餐厅吃饭,发现肉是现切的,烧卖都是现包的!

都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这话老祖宗说了几千年,讲的是水土不一样,结出的果子都不是一个味儿。

没想到啊,这道理不仅适用于植物,更在咱们一些“浓眉大眼”的知名品牌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最近有位在美国的留学生小哥,寻思着解解馋,就去了一家开在当地的西贝莜面村。

这一进去,好家伙,直接给他CPU干烧了。

只见那厨房,亮堂堂的,搞了个全透明的玻璃墙,里面啥操作都看得一清二楚。

一位穿着厨师服的大姐,正不紧不慢地一个一个手工包着烧卖,那动作,那叫一个地道。

小哥心里犯嘀咕了,这跟国内的体验,咋有点不一样呢?

他随手点了一份牛大骨,心里还想着,估计也就是那么回事儿吧。

结果服务员端上来,香气扑鼻,小哥多嘴问了一句,你们这牛骨头是冷冻的加热的吗?

服务员一脸骄傲地告诉他,那哪能啊,我们的牛大骨都是当天在锅里现煮的,旁边那锅卤牛骨,也是一直在火上咕嘟咕嘟炖着呢,保证新鲜。

小哥当时就愣住了。

肉是现切的,烧卖是现包的,牛骨是现炖的。

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西贝吗?

反观国内呢?一个平平无奇的白面馒头,敢卖到21块的天价。

后来在舆论压力下虽然下架了,但那种“把消费者当冤大头”的感觉,已经深深烙印在大家心里了。

更别提那沸沸扬扬的预制菜风波,号称儿童餐指定使用的西兰花,被扒出来保质期长达两年。

两年的西兰花,比很多小学生的年龄都大,这是什么概念?

这事儿一传开,网友们直接炸了锅。

有人说:“中国人多呗!人多冤种就多嘛!你不吃有的是人吃!”

还有人调侃:“明星一出国,立马就会做家务了;餐厅一出国,立马就变老实了?看来还是西药效果好啊!”

这话虽然糙,但理不糙。

为什么同一个品牌,能搞出两副面孔?这背后的道道,可就深了去了。

说白了,这不是简单的质量问题,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看人下菜碟”的经营心态。

在美国,西贝是个初来乍到的“新人”,面对的是一个成熟且挑剔的市场。

它没有任何品牌光环,唯一的出路,就是拿出真材实料,用“手工现做”的匠心精神来打动消费者,站稳脚跟。

这是它的生存策略,必须老老实实,不敢有半点虚假。

因为在美国消费者眼里,你宣传的是什么,就得拿出什么,否则就是欺诈。

但在国内市场,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西贝是经营多年的餐饮巨头,门店遍布全国各大商场,早已通过强大的营销和品牌定位,在消费者心中占据了“品质”、“健康”、“适合家庭”的心智高地。

有了这层光环,很多东西就可以“灵活处理”了。

门店租金贵,人力成本高,怎么办?

那就上预制菜,上中央厨房配送的半成品,这样可以大大缩减后厨面积,减少厨师数量,提高出餐效率,利润不就来了吗?

至于消费者的体验

反正牌子已经立起来了,大部分人吃的是个品牌,是个方便,图的是个干净卫生,谁又会真的去深究你那碗鸡汤是不是用调料包兑的呢?

这种心态,说穿了就是一种傲慢。

一种基于市场优势地位,对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的漠视。

他们敢这么做,就是吃准了国内市场的庞大体量和消费者的容忍度。

反正总有人会买单,反正“你不吃有的是人吃”。

这种“内外有别”的操作,其实在很多行业都屡见不鲜。

想当年,一些国际手机品牌,在中国市场搞“减配”,同样的型号,国外的用料扎实,到了国内就偷偷换成次一点的零件。

还有一些汽车品牌,国外的安全配置是标配,到了国内就变成了高配车型才有的“尊享”服务。

这些操作,和西贝的行为,简直是异曲同工。

都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和市场地位,把最好的留给“外人”,把“差不多就行”的留给自己人。

现在西贝就面临着这样的窘境。

它在美国用“现切现包”这杆“矛”,树立了高品质的形象;却在国内用“预制菜”这面“盾”,来应对成本和效率的压力。

结果当留学生把这杆“矛”拿回国内,对准这面“盾”的时候,一切的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

因为,它自己戳穿了自己的品牌故事。

这件事情,给我们所有人都上了一课。

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有志于“出海”的中国品牌,更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标准的一致性,是品牌最硬的通行证。

你不能在国内靠着信息差和市场惯性“割韭菜”,到了国外就摇身一变,装扮成“匠心代表”。

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互联网时代,没有不透风的墙。

今天你能糊弄国内的消费者,明天你的故事就会在海外市场上被彻底戳穿。

对于我们消费者而言,也要更加清醒。

不要再迷信所谓的“大品牌”,不要再被那些光鲜的营销故事所迷惑。

我们要学会用脚投票,要对那些搞双重标准、区别对待的企业大声说“不”。

当每一个消费者都不再是沉默的“冤大头”时,那些“聪明”的企业才会真正学会尊重市场,尊重每一个“自己人”。

毕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今天你觉得“你不吃有的是人吃”,明天可能就是“谁吃谁是冤大头”。

希望西贝的风波,能成为一个开始,一个让所有企业都警醒的开始。

别再研究怎么糊弄自己人了,把那份在美国市场“求生存”的认真和老实,用在自己的同胞身上吧。

这,才是一个品牌真正走向世界的底气所在。

相关内容

多名游客登山被困 志愿者放...
国庆中秋假期,户外运动升温,不乏游客迷路被困。近日,福建山地救援队...
2025-10-07 09:13:37
近千名游客因暴雪被困珠峰现...
10月5日,有网友发布求助信息,西藏海拔4900余米处的珠峰东坡营...
2025-10-07 09:09:41
知名5A级景区,致歉!
10月6日,湖南张家界天门山景区发布情况通告: 10月5日18时4...
2025-10-07 09:08:49
满某(男,26岁)、刘某某...
10月5日,北京密云警方通报,2人在司马台长城刻字,被依法查处。 ...
2025-10-07 09:08:44
多彩假期 活力文旅
文旅消费谱绘多彩假日 国庆中秋假期,我市文旅市场一派繁荣。在大峡谷...
2025-10-07 09:07:30
内蒙古最具代表性的10大特...
内蒙古十大特色美食充分体现了草原饮食文化的精髓,融合了蒙古族传统与...
2025-10-07 09:07:25
这份假期健康饮食小贴士,请...
放假期间 不管是家庭聚餐 还是外出旅游 美食都是少不了的“快乐搭档...
2025-10-07 09:06:49
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放假了
国庆中秋长假,许多游客纷纷选择出国旅游。不过,由于出境游玩的中国游...
2025-10-07 09:06:14
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推荐,北...
北京取名字的地方推荐,北京给孩子起名字最好的地方 北京取名字的地方...
2025-10-07 09:06:14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公元前128年,汉武帝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将出身平阳公主府歌女的卫子夫册立为皇后。当时宫中嫔妃...
原创 挑... 从活佛到枭雄:噶尔丹的传奇人生 前言 在清朝鼎盛时期,一位来自蒙古草原的枭雄噶尔丹屡次挑战清王朝...
原创 从... 在中国古代官场中,丞相作为百官之首的地位举足轻重。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胜任这个重要职位呢?答案可...
诸葛亮一生最大错事,错杀3名虎... 诸葛亮误杀的三位蜀汉名将及其悲剧始末 在蜀汉政权的发展历程中,诸葛亮曾因各种原因导致三位杰出将领的...
原创 当... 改写后的正文: 冰与火的抉择:晚清千万山东人的东北拓荒史 在风雨飘摇的晚清时期,数以百万计的山东百...
原创 1... 十四年抗战,这段浸透血与火的历史,早已深深镌刻在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中。当我们翻开厚重的历史典籍,那些...
原创 汪... 1955年9月27日,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内庄严肃穆。新中国首次授衔仪式正在这里隆重举行,众多战功卓著的...
原创 麦... 日本天皇:有名无权的典型代表 在世界各国的君主立宪制国家里,日本天皇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虚位元首。与...
原创 三... 《忠臣的宿命:明知非明主却誓死追随的十位三国英杰》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句古训告诉我们,聪明...
第二届中俄蒙国际冰球邀请赛圆满... 中国日报10月7日电(记者 孙晓晨) 第二届中俄蒙国际青少年冰球邀请赛在经过5天的精彩角逐后,终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