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曹丕称帝后的两则轶事】
公元197年,曹操在征讨张绣的战役中痛失爱子曹昂——这位他最属意的继承人。此后,经过对剩余子嗣的长期考察,曹丕与曹植脱颖而出。最终,曹操将继承大业的重任交给了沉稳的曹丕。
220年,戎马倥偬的曹操病逝。按照既定安排,曹丕顺利继任魏王。这位新主为完成父亲未竟之志,同年便以禅让之名,请汉献帝刘协退位,建立了曹魏政权,史称魏文帝。
然而这位新帝登基初期,其某些作为却引发争议。史书记载了两则耐人寻味的故事:
一、珍珠之议:帝王与谏臣的博弈
登基不久的曹丕在洛阳把玩贡品时,忆起父亲当年征战西域时,曾见过稀世珍珠。他对着侍中苏则感叹:这般珍宝,不知能否再得?
苏则并未逢迎,反而正色道:若陛下以德化育万民,使边陲之民皆沐皇恩,明珠自会来朝。若恃强索取,纵得亦不足贵。这番谏言令曹丕面露愠色,但最终默然接受。
二、诏书风波:君权与礼法的较量
曹丕对挚友夏侯尚格外器重,不仅委以南方军事重任,更赐予作威作福的特权诏书。当诏书示于重臣蒋济时,这位老臣在面圣时直言:臣只闻亡国之音。
面对震怒的天子,蒋济引经据典:《尚书》明训,'作威作福'实为治国大忌。曹丕闻言惊觉,最终收回成命。
这两则轶事折射出新朝建立的微妙处境:开国君主既要树立权威,又需平衡各方势力。曹魏政权仅存续45年(220-265年),或许从这些早期事件中已可见端倪。
(本文据《资治通鉴》《三国志》等史料整理)
下一篇:刘表手下有三大猛将,都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