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艺叛乱之谜:李世民登基后,这位开国功臣为何孤注一掷反叛?
创始人
2025-10-07 07:02:55
0

阅读过《隋唐》系列评书或小说的朋友们,想必都对书中那位名叫罗艺的老英雄印象深刻,他不仅是主人公秦琼的姑父,更是罗成这位书中重要角色的父亲。他品行端正,忠诚守信,曾任职于北齐、隋、唐三个朝代。在归顺唐朝后,他协助朝廷平定了河北刘黑闼的叛乱。然而,在此次平叛过程中,他不幸被刘黑闼麾下的大将苏定方陷害,遭到暗杀。苏定方不仅杀害了罗艺,还设计谋害了罗成。此后,苏定方见风使舵,投降了唐朝。在唐朝期间,他又因嫉妒贤能而暗害薛仁贵,成为了小说中的一个反面角色。

实际上,若依据真实的历史记载,罗艺与苏定方的形象截然相反。历史上的苏定方,身为官员,品行端正,廉洁奉公,战功赫赫,曾击败东突厥、剿灭西突厥、平息葱岭之乱、征服朝鲜半岛、安定吐蕃,堪称民族英雄。相较之下,罗艺则被视为乱臣贼子,在李世民登基后,他图谋叛乱,最终被处决。

罗艺在归顺唐朝后,被赐予国姓李,李世民即位后,更是对他加官晋爵。然而,罗艺最终反叛了大唐,发动叛乱,成为了李世民登基后首位被杀的唐朝开国功臣。

实际上,自李世民登基以来,罗艺的命运便已注定不会美好;他的即位预示着罗艺必须进行一场生死较量。这一切的根源,都要追溯到罗艺与李世民之间的深仇大恨。

割据一方的军阀罗艺

历史上的罗艺与评书小说中的那位老英雄形象截然不同。他,历史上的罗艺,在叛乱失败后被处决,当时年仅39岁。因此,历史上的罗艺不可能拥有罗成这样的杰出儿子。罗艺出身于一个世代为将的家族,他的父亲是隋朝的左监门将军,名叫罗荣。

罗艺,出身于世家大族,成年后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投身军旅。因此,他一成年便投身军营,凭借其勇猛善战,每次战斗都冲锋在前,因而得到了隋炀帝杨广的青睐与提拔。

大业八年(公元612年),隋炀帝亲自统帅雄师讨伐高句丽,罗艺遵照隋炀帝的旨意,率领军队驻扎于北平(今河北省迁安市),作为中军的支援力量。自此,罗艺开始独立指挥军队,独霸一方。

隋朝晚期,在隋炀帝的暴政压迫下,全国各地纷纷掀起了农民起义的风潮,义军四处涌现。隋炀帝已无法掌控局势,各地纷纷陷入军阀豪强割据的混乱局面。

罗艺虽得隋炀帝青睐,晋升迅速,然而他性格固执,自视甚高,行事手段残忍,堪称只顾私利,毫无仁义心肠。因此,他对隋炀帝的忠诚度自然不高。隋末农民起义一旦爆发,他便对幽州地qm.pq2.BiZ96区不遵从其命令的官员进行诛杀,自封为幽州总管,并在幽州与营州(其管辖区域大致对应今日部分地区)建立了割据势力。华北地区和部分东北地区)。

罗艺在幽州与营州两地均具备显著军事优势,割据自立后,各方势力纷纷将他视为拉拢对象,意图将他纳入麾下。罗艺亦深知自身实力,尽管掌握两州军力,但争夺天下尚显力不从心。于是,他明白与其坐待被吞并,不如主动寻求良机,为自己赢得一个更佳的归宿。

罗艺当时所处的环境中,有三股势力尤为强大,它们分别是窦建德所领导的占据河北的义军、王世充所控制的洛阳地区,以及攻陷长安并建立唐朝的唐高祖李渊。

若罗艺当时选择投降,最明智之举便是从三人中挑选一人归降。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弊,罗艺最终认定李渊,遂决意向他投降。

李渊对罗艺的归降感到无比欣喜,因为此举让他得以不费一兵一卒便轻易地获得了罗艺所控制的两个州。因此,他决定给予罗艺极高的礼遇,赐予他李姓,并封他为燕王,兼任幽州大都督。此外,他还赋予了罗艺不受宣召而自行调兵的特权,允许他继续率领本部军队守护幽州和营州。

罗艺在向唐朝投降后,成功获得了相当程度的自治权,尽管在表面上他仍是唐朝的臣子。这一行为充分体现了罗艺作为一名军阀的敏锐眼光,他能够准确评估自己的实力,果断选择以高价出售自己的忠诚,从而最大化了自己的利益。罗艺在归顺唐朝后,不仅得以依托于唐朝这强大的后盾,更得以维持对幽州和营州的统治,因此,他选择向唐朝投降无疑是极其正确的决策。

罗艺一生最大错误就是与李世民结仇

罗艺选择向唐朝投降后,他的身边窦建德和王世充均与他结成了对立阵营。王世充的情况尚可,尽管他曾经击败了瓦岗军的李密,但内部矛盾重重,人心浮动,亟待解决内部问题。即便王世充有意吞并罗艺所控制的幽州和营州,也因手头事务缠身,难以腾出精力。

罗艺归顺唐朝后,其首要敌手变为身旁的窦建德。窦建德当时势力雄厚,他出身于农民,性格宽厚仁义,在河北地区深受百姓爱戴。此外,窦建德还是北方最具实力,与唐朝争夺天下地位的义军领袖。

窦建德屡次试图争取罗艺的归附,然而罗艺却偏向了唐朝一方,这一举动令窦建德深感愤怒。窦建德在河北的势力根深蒂固,李渊特意给予罗艺优厚待遇,其目的在于唐9a.pq2.BiZ96朝在河北尚未建立起稳固的基础,无法与窦建德在河北展开竞争,因此李渊期望通过支持罗艺,使他在河北能够有效牵制并分散窦建德的注意力。

罗艺归顺唐朝后,在河北与窦建德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罗艺率领的幽州骑兵实力非凡,成功在河北地区限制了窦建德的军事行动,使得窦建德无法继续向外扩张。与此同时,唐朝抓住窦建德被罗艺牵制的机会,趁机平定了山西的军阀刘武周。

窦建德洞察到了唐室的扩张图谋,却面临无奈的境地。为了维持对外扩张,他必须迅速倾注全力,将罗艺的领土尽数纳入囊中。于是,窦建德把握住唐朝进攻刘武周的时机,倾尽所有兵力,准备一举消灭罗艺。

罗艺瞬间面临窦建德主力部队的猛烈攻击,他无力抵挡窦建德的攻势,只得派遣使者前往长安向李渊求援。但那时的李渊已将主力军调往进攻刘武周,对河北的罗艺只能表示同情,无力提供实际援助,只能颁布圣旨以示安慰,并在精神上给予罗艺鼓励,无法给予更多实质性支持。

唐朝无力援助罗艺,情急之下,罗艺不得不向占据渔阳(今天津蓟县)的军阀高开道寻求帮助。高开道同样是个割据一方的军阀,他在乱世中混水摸鱼,等待时机。他看中了唐朝的强大实力,便利用罗艺的求助,期望罗艺能代为向唐朝求情,让他得以投降。

罗艺对于这样的请求自然一口应允,随后高开道便率领两千精锐骑兵前往支援罗艺。显然,高开道此举意在虚张声势,窦建德误以为高开道和罗艺都已向唐朝投降,并且已经联合兵力,因此他担心自己会被夹击,于是便撤退了。

窦建德之围解除后,罗艺设宴以示对高开道的感激。然而,高开道并非真心向唐朝投降,他只是借机行事。他真正的意图是趁机夺取罗艺的幽b2.pq2.BiZ96营二州领土。因此,在罗艺设宴款待他时,他故意带着五百精锐骑兵参加,意图在宴会期间趁罗艺不备,突然发动攻击,将其当场斩杀。

高开道此人凶狠狡诈,罗艺亦非易与之辈,他对高开道的警惕性极高,鸿门宴上高开道根本无法找到机会除掉罗艺,同时他也看到了罗艺的严密防范,高开道意识到想要消灭罗艺的计划无法得逞,于是只得在宴会结束后乖乖撤兵返回渔阳。

随后,鉴于高开道与罗艺在表面上达成了联盟,这便对窦建德形成了制约,使得幽州的形势暂陷入僵持。李世民趁机把握住了这一良机,在窦建德、罗艺、高开道三方对峙不下的关键时刻,他迅速调度军队,成功击败了山西的刘武周。

刘武周被李世民彻底击败,此后,唐朝便调整战略方向,着手准备对洛阳的王世充展开攻势。武德四年,即公元621年,李世民亲自率领唐朝军队讨伐王世充。不久,李世民便将王世充逼得只能固守洛阳。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王世充不得不向窦建德寻求支援。窦建德鉴于唇亡齿寒的道理,担忧未来单独对抗李世民,于是率领主力部队全力支援王世充。

李世民在虎牢关之战中以少胜多,成功击败了窦建德的援军,窦建德本人亦被李世民生擒,其被俘还迫使王世充投降,至此,河南的豪杰王世充与河北的豪杰窦建德均被李世民击败,虎牢关之战亦成为唐朝统一天下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战役。

窦建德被俘,李渊却采取了一个不明智的措施。鉴于窦建德深受民众爱戴,李渊担忧其日后可能东山再起,便在长安城公开将窦建德处决。窦建德遇害后,其旧部担心遭到唐朝的清算,于是纷纷支持窦建德生前的好友刘黑闼,拥立他为义军首领,继续展开反抗。

刘黑闼高举窦建德复仇的旗帜,迅速集结了大量旧部,反抗唐朝统治。不久,他迅速恢复了窦建德生前所掌握的势力。窦建德遇害后,罗艺曾以为河北地区压力已消,然而刘黑闼的第二次起义,却再次让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刘黑闼的起义迅速崛起,声势一时无两。与此同时,曾向唐朝投降的高开道心中生变。高开道在归顺唐朝后,被李渊赐予李姓,并封为北平郡王。鉴于刘黑闼起义来势汹汹,让唐朝措手不及,高开道判断唐朝难以抵挡刘黑闼,遂决然背叛,他公然与刘黑闼结盟,意图攻破长安,为窦建德复仇。

罗艺面临高开道与刘黑闼的联手,形势变得十分不利,然而幸运的是,唐朝及时伸出援手,派出了李渊的堂弟、淮安王李神通率军前来支援。然而,李神通与罗c8.pq2.BiZ96艺的联军并未能抵挡住高开道和刘黑闼联军的强大攻势,很快便被击溃。李神通与罗艺遭受重创,被迫撤退,而刘黑闼则迅速崭露头角,不仅战胜了罗艺和李神通,其成就甚至超越了当年的窦建德,对唐朝的统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无奈之下,李渊只得派遣李世民出征。

李世民抵达河北后,便迅速派遣罗艺率领其主力部队充当先锋,以分散刘黑闼的注意力。此举却让罗艺心怀不悦,他的部队沦为替罪羊,在刘黑闼的猛烈攻势下遭受重创,而李世民则趁机削弱了罗艺部队的战斗力。

李世民此举究竟是出自他个人的想法还是李渊的指令不得而知,然而可以推测,唐朝的统治集团对于罗艺在幽州和营州擅自扩充军力,将两地转变为独立于唐朝的势力范围,必定是心怀不满。为了巩固唐朝的皇权,李渊完全有能力暗示李世民利用刘黑闼削弱罗艺的军事实力。然而,关于此事的历史记载并不详尽,我们无法确切知晓这究竟是李世民的个人决策还是李渊的授意。但可以肯定的是,自那次合作之后,罗艺与李世民之间的关系变得极为紧张,双方积累了深厚的仇恨。

李世民在洺水之战中借鉴了三国时期关羽以水攻敌的战术,他挖掘了洺水河,成功淹没了刘黑闼的义军。在这场战役中,李世民将刘黑闼的军队几乎全数消灭,刘黑闼只能孤身一人逃走。

然而,刘黑闼并未放弃,他凭借自己的影响力重新招募了义军,不久之后,他们便在河北重新集结,卷土重来。在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刘黑闼从突厥那里获得了支持,他再度集结力量,旋即再次引起了唐朝皇帝李渊的极大震动。

然而,此次李世民之兄太子李建成却主动请战,究其原因,李世民战功赫赫,已对长安常年驻守的李建成太子地位构成威胁。为了在军中树立威望,李建成决定亲自出征,平定刘黑闼之乱。

李渊在实质上更倾向于李建成,因此他并未派遣李世民出战,而是另选李建成担任统帅,指挥军队平息刘黑闼之乱。在李建成领兵出征之际,李渊又任命罗艺为副帅,以协助李建成稳定局势,共同对付刘黑闼。

李世民在军中已赢得众多高级将领的支持,李建成虽费尽周折才获得统帅军队的机遇,自然也需重视争取军队中的高级将领,罗艺便是他首要争取的对象。鉴于罗艺先前3d.pq2.BiZ96与李世民结下梁子,罗艺很快便归附了李建成。刘黑闼的第二次起事已显力不从心,不久便败于李建成与罗艺的联合攻势。刘黑闼本人被其部将诸葛德威生擒,随即被转交给李建成。李建成遂在众人面前将刘黑闼处决。与此同时,高开道亦被其手下张金树所杀。而张金树则带领高开道的军队向唐朝投降。

李建成此番出征,成功地将河北之地彻底平定,刘黑闼与高开道均命丧黄泉,使得河北全域基本归入唐朝版图。与此同时,罗艺在剿灭刘黑闼的起义过程中,家产几乎耗尽,他本人也几乎沦为无兵无将的孤家寡人。因此,他迅速洞察了局势,明白唐朝已不可能再让他继续镇守幽州和营州,且他如今已投靠了太子李建成,此人正是未来的大唐皇帝。于是,罗艺毅然向李渊提出请求,自愿放弃原有的听调不听宣的特权,前往长安就任。

罗艺自愿放弃个人特权,并主动请求赴长安任职,这一举动让李渊感到非常欣慰。他认为罗艺深谙时务,是真心效忠唐朝的。因此,李渊特地设宴款待罗艺,并正式授予他左翊卫大将军的职位,赞誉他为大唐的开国功臣。随后,罗艺踏入长安,迅速成为当时皇帝李渊和太子李建成眼中备受宠爱的大红人、杰出功臣。

罗艺此时正处春风得意之时,然而他与李世民的矛盾却愈发尖锐。李世民实际上从未对罗艺放弃过,他仍旧十分重视派人去争取罗艺的归附,然而罗艺却怀恨在心,将李世民派来拉拢他的人当众痛打一顿,对李世民进行了严重的羞辱。

罗艺与李世民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罗艺对李建成则是全心全意地支持。实际上,不能责怪罗艺没有给李世民留下退路,因为他对李世民将e5.pq2.BiZ96他视为牺牲品的行为怀恨在心。当时的情况是,李建成有望继位为帝,罗艺深谙李渊心思,他洞察到李渊心中属意的继承人正是李建成,因此他对李世民毫不在意,这不仅仅是因为此前与李世民结下梁子,更是为了向李建成表达忠诚,他必须彻底不给李世民留下任何机会。

但是罗艺千算万算不会算到最后成为皇帝的人居然是李世民,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引发了玄武门之变。在这场政变中,李建成及其弟李元吉不幸丧命于李世民之手。此外,李世民率领亲信玄甲兵,迫使李渊退位,自己登上了皇位。这一突变令罗艺感到十分困惑,他或许这才意识到,与李世民为敌是他一生中犯下的最大错误。

为何罗艺不肯向李世民认怂非要反叛?

玄武门之变发生之前,突厥频繁侵扰大唐的边境地区。自隋炀帝时期起,罗艺便率领军队与突厥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他对阵突厥时勇猛无比,战功赫赫,因此在突厥人中享有极高的声望。由于罗艺的威名,突厥人对他颇为忌惮。因此,当突厥人再次侵犯边境时,李渊便任命罗艺担任天节军统制以及泾州刺史的职务。(现今甘肃泾川),由罗艺率领唐军赴前线抵抗突厥人。

玄武门之变过后,罗艺仍在前线指挥军队,李世民自然明白罗艺对他心存戒备。然而,为了平息罗艺在前线的情绪,他在维持罗艺原有官职的同时,特地授予罗艺开府仪同三司、地位相当于三公的尊贵荣誉,并且李世民还特地颁布圣旨,赐予罗艺一千两百户的封地。

在唐朝那个时代,这样的待遇堪称最高级别的封爵,然而罗艺对于与李世民结下的梁子始终难以释怀;他担忧李世民无法容忍自己,而巫婆李氏的出现更是坚定了罗艺反叛的决心。

李氏这位巫婆,是孟氏的妻子罗艺请来占卜的。李氏为孟氏占卜完毕后,告诉她她拥有母仪天下的命运,孟氏听后十分喜悦,于是又请李氏为罗艺占卜。孟氏毫不犹豫地断言罗艺具有帝王之相。

母仪天下之尊,帝王之相尽显,这无疑是在向罗艺昭示,他有望登上帝位。鉴于罗艺早已忧虑李世民日后会对他进行清算,他索性发动兵变,公开反叛。

罗艺意图造反,对外宣称受李世民之密令,率领军队前往长安,及至抵达豳州,在陕西咸阳彬县那个时期,他趁着守军疏于防范,率领亲信部队成功夺取了豳州,同时公然举起为太子李建成复仇的旗帜,背叛了李世民。

得知罗艺发动叛乱的消息后,李世民显得镇定自若,他立刻派遣亲哥哥长孙无忌以及信任的将领尉迟敬德率军前往镇压。

李世民未曾料到,长孙无忌与尉迟敬德所统领的平叛之师尚未抵达,罗艺已被其麾下统军所擒。杨岌战败,罗艺亦溃不成军,随后,他携少数亲信欲逃往突厥,途中,亲信不愿继续追随,竟将他杀害,并将首级献给了李世民。

罗艺的叛乱轻易地被李世民平息,与此同时,李世民下令剥夺了罗艺的赐姓,并且将罗艺的家族成员全部处决。

史料记载,罗艺的叛乱显得轻率至极,他毫无防备便发起反叛,以至于连自己的部下都不愿追随,甚至在他尚未迎击李世民派来的平叛部队时,便已自行覆灭。由此可见,罗艺的起兵行动极为仓促,其主力部队几乎已损失殆尽,他究竟从何而来反叛的底气?事实上,他很可能是在李世民的逼迫下才走上这条路的。

李世民即位后,虽对罗艺予以升职加封,却未流露出既往不咎之意。这恰是令罗艺心神不宁、恐惧不安的根本所在。由此可见,李世民最初并未打算真正平息罗艺的怨气,他所赐予lm0.BiZ96的官职爵位,不过是向外界展示的一种姿态。李世民内心深处其实也期盼罗艺能迅速发动叛乱,因为唯有罗艺造反,李世民才有借口将他处决;若李世民日后对罗艺下手,恐怕会被人指责为诛杀功臣。

罗艺的背叛或许让李世民内心感到愉悦,甚至有人大胆推测,巫婆李氏或许是受人唆使,试图诱使罗艺背叛。归根结底,只有罗艺背叛,李世民才能名正言顺地将其处决,从而解了他心中的怨恨。

写在最后

罗艺的反叛行为很可能是在李世民登基后,由于承受巨大压力而被迫发生的。若非他发起反叛,李世民在诛杀他时便不会背负上屠杀功臣的恶名。罗艺之所以反叛,一方面是因为与李世民之间积累了深厚的怨隙,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在政治立场上犯了错误,选择了错误的一边。因此,他最终成为了李世民登基后第一个被诛杀的唐朝开国功臣。

相关内容

山东通报威海冷库9人遇难火...
2024年12月7日,山东威海齐东海通冷链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齐东海通...
2025-10-06 13:11:44
原创 ...
随着小勒布伦在北京大满贯半决赛中以4-2战胜世界排名第二的林诗栋成...
2025-10-06 13:11:25
谁是比你更好的中场?哈维只...
西班牙传奇中场哈维在出席活动时接受了快速问答采访,选出比他更优秀的...
2025-10-06 13:05:26
勿忘九一八丨94年前的今天...
央视网消息:今天是9月18日,94年前的今天,震惊中外的“九·一八...
2025-10-06 13:04:33
荐读|山河激荡英雄气——英...
山河激荡英雄气 ——英雄是中华民族闪亮的坐标 文 | 徐文耀、张萱...
2025-10-06 13:04:20
朱万章:宋元时期画龙的图式...
在宋元时期,以陈容为代表的、以“龙”为中心的画龙图和以李公麟、马远...
2025-10-06 13:04:17
元朝与南宋的战争中,为何要...
元朝与南宋的战争:襄阳之役的战略意义与历史影响 在中国古代战争史...
2025-10-06 13:04:12
成吉思汗是中国人吗?一生有...
成吉思汗:一位传奇征服者的身份之谜 成吉思汗,本名孛儿只斤·铁木真...
2025-10-06 13:04:11
原创 ...
【改写版】 中国有句古话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放...
2025-10-06 13:04:04

热门资讯

李世民早年一直身体强壮,为何活... 【改写版】 一、英雄暮年的未解之谜 李世民以骁勇善战闻名于世,一生都保持着令人称羡的强健体魄。但令...
让“冤家对头”同桌开会,北京香... 中新网北京9月20日电(记者 刁炜 王昊 薛凌桥 巩微微 陈天浩)天高云淡,金风送爽。19日,为期3...
原创 如... 让我们换个角度来聊聊李靖与李世民的军事才能,通过几个关键点来分析为什么说两人对决的话李靖会败北。 ...
原创 唐... 公元815年6月3日清晨,长安城笼罩在朦胧的晨光中,街道上行人稀少,显得格外寂静。当朝宰相武元衡早早...
原创 末... 1959年12月4日,中国末代皇帝溥仪获得特赦后重返北京。这位曾经的天子已无法回到昔日的紫禁城,只能...
原创 白...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登上鹦鹉螺号潜艇。今天我将带大家穿越时空,回到公元663年的朝鲜半岛,为您...
原创 解... 欢迎走进史源历史专栏第2033期的深度解读。1948年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激战正酣之际,我方发布了一份...
原创 曹... 曹操的出身与崛起之路:一个被低估的枭雄 如果有人质疑曹操的起点低,他本人一定会愤愤不平:校尉可是实...
原创 周... 商朝武乙在位期间,古公亶父(后世尊称周太王)正担任豳部落的首领。当时,西北地区的戎狄部族频繁侵扰豳地...
从清代改革家到二十世纪出版家,...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这不仅是一部人物传记,更是一部简要的思想史和文化史。”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