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群雄并起,涌现出许多威名赫赫的猛将。后人为了方便记忆,特意挑选了24位最厉害的武将,编成了朗朗上口的三国24名将顺口溜。不过,仔细推敲这个排名就会发现不少问题,至少存在五处明显的漏洞。
首先说说典韦和许褚的排名问题。这两位都是曹操麾下的顶尖高手,在曹营中武力值数一数二。在葛陂之战时,两人激战数百回合不分胜负,最后许褚使计才擒获典韦。按理说实力相当的两人排名应该紧挨着,但顺口溜中典韦排第三,许褚却排第八,中间足足差了五个名次。这显然不合理,典韦的真实排名应该调整到第七位,和许褚作伴才合适。 再来看看徐晃和庞德的排名争议。在襄樊之战中,徐晃八十回合战平关羽,庞德更是与关羽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无论当时关羽是否处于巅峰状态,两人能与武圣战平都证明了他们的实力。但他们的排名却排在夏侯兄弟和张辽、张郃之后,仅列第十五、十六位。这个排名明显偏低,以他们的真实战力,应该排进前十名才合理。 关于夏侯兄弟的上榜也值得商榷。夏侯惇虽然勇猛,曾多次挑战吕布,但在失去一只眼睛后战力大减。夏侯渊更擅长领兵作战,个人武力并不突出,最终被黄忠阵斩。以他们的真实实力,其实都不应该进入24名将之列。 这个排名还存在一个明显问题,就是过于偏重前期将领。24人中只有邓艾和姜维两位后期将领,这显然不合理。实际上三国后期也涌现出不少优秀将领,比如曹彰、关平、文鸯等人。特别是文鸯,在乐嘉之战中七进七出,堪比赵云再世,却未能上榜,实在说不过去。最后说说孙策和太史慈的排名。两人在神亭岭大战数百回合不分胜负,实力相当。但太史慈在合肥之战中七八十回合拿不下张辽,说明他们的实力上限也就是张辽水平。将他们排在前十名确实有些勉强,合理的排名应该在十三、十四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