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嘉民:一位淡泊名名的开国少将
在新中国开国将领中,吴嘉民少将或许不是最耀眼的那颗星,但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却令人敬佩。无论是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这位老将军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最难得的是,即便遭遇降职这样的挫折,他也从未流露出丝毫怨怼。
1909年,吴嘉民出生在湖北阳新县一个普通农家。天资聪颖的他从小就是班里的优等生,更在成长过程中接受了进步思想的洗礼。1928年3月,年仅18岁的热血青年吴嘉民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很快被委以重任,担任阳新县福丰区赤卫队队长,从此踏上了革命征程。
在鄂东南自卫军服役期间,吴嘉民担任特务营副营长,参与了湘鄂赣苏区历次反围剿战斗。从第一次到第四次反围剿,他从未缺席任何一场重要战役,在枪林弹雨中屡立战功,也多次负伤。正是这些血与火的考验,让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得到充分展现,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时,吴嘉民奉命留守湘鄂赣边区。在几乎与外界隔绝的极端困难条件下,他带领部队坚持斗争。当时环境之险恶,连陈毅这样的老革命都险些牺牲,吴嘉民面临的困境可想而知。
此后,吴嘉民先后担任赣东北游击大队政委等重要职务,带领部队在赣东北山区开展了长达三年的游击战争。在缺衣少食、弹药匮乏的艰苦环境中,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革命信念,恶劣的条件反而锤炼出他更加出色的指挥能力。
全面抗战爆发后,南方游击队整编为新四军。吴嘉民所在的赣东北游击大队被编入新四军第一支队,他先后担任连指导员、营长、团政委等职,并指挥部队参加了著名的黄桥战役。在皖南事变后,他又出任新四军苏浙军区组织部副部长等职,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吴嘉民转战华东战场,先后参与指挥苏中、淮海、渡江等重大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被调往南京军事学院任职,担任高级速成系政委、政治部副主任等职,为培养我军高级指挥人才倾注了大量心血。
1955年授衔时,吴嘉民被授予少将军衔。1959年,他被调任福建省军区副政委,这实际上是一次降职安排。但这位老将军对此泰然处之,他常说:党员就是要为人民服务,职务高低不重要。这种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正是他高尚品格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