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事,得从改革开放初期的那股风说起。那时候,国家刚打开大门,对外搞活经济,可沿海地方走私贩私也跟着冒头了。
广东海丰县就是典型,靠近港澳,好多本地人去那边谋生,回来探亲的越来越多,申请出境的也一大堆。这环境里,王仲这个县委书记,本该带头守规矩,结果他自己先栽进去了。
陈云批示枪毙他,主要因为王仲利用职权贪污受贿,金额巨大,还充当走私保护伞,严重破坏当地秩序,影响改革开放大局。中央觉得必须从严处理,才能杀鸡儆猴,稳住阵脚。
王仲这个人,1927年生在天津蓟县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1947年他20岁那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入党。1950年转到地方工作,从基层干起,一步步往上爬。
1976年2月,他调到广东海丰县,任县委副书记,后来升县委书记兼县革委会主任,还管打击走私指挥部。作为一把手,他本来负责整顿当地走私,可谁知他自己卷进去了。
海丰县那时候走私泛滥,查获的私货堆成山,手表、电视机、收录机啥都有。王仲从1979年下半年开始,就利用这些机会捞油水。
1979年秋,海丰红草公社一个广播员想早点去香港探亲,就给王仲家送了台17英寸黑白电视机,价值大概450元。王仲批了条子,让公安局快办手续,那人11月就出去了。
这开了头,王仲尝到甜头,胆子大了。海丰师范一个教师想一家五口去港,也送了台彩电和收录机,王仲直接批示,催人快办。接着,他还主动帮港商家属申请出境,换来电冰箱和彩电。
从1979年到1981年7月,王仲通过批条子、当面交办等方式,让相关部门违规批准11人提前出境,从中收受贿赂物品总值11608元。这些东西,他大部分转手卖掉,钱存银行。
贪污这块更严重。从1980年7月到1981年8月,王仲以“提取样品”“照顾领导”“外出需要”等借口,从汕尾镇、海丰县公安局汕尾分局、汕尾边防检查站等缉私仓库拿走一大批东西。
他不光自己拿,还让老婆陈巧兰和儿子王建成参与,低价买走或直接提取,转卖获利。总计贪污受贿69749元,这在80年代初可是天文数字,一个普通工人月工资才三四十块,王仲这笔钱够一般人干两百年了。
王仲干这些事,还不是一个人瞎折腾。他在海丰当一把手,实际指挥缉私工作,却纵容走私。海丰县走私一度成灾,沿海社队基层组织瘫痪,有些甚至烂摊子,一些缉私人员执法犯法,监守自盗。
整个县成了私货市场,有人讽刺叫“远东国际市场”。王仲负主要领导责任,他的行为败坏党和国家声誉,危害社会主义事业。1981年8月,他调任汕头地委政法委副主任,管辖更大,可旧习没改。
群众看不下去,从1980年起就写信检举。1982年初,一封匿名信寄到中纪委书记陈云那儿,详细列出王仲问题。陈云看后重视,多次听汇报,先后派100多人次工作组去海丰调查。
1982年2月20日,人民日报报道海丰四艘缉私艇人员执法犯法被捕,王仲慌了,和老婆儿子把赃款赃物分到8个亲友家藏,还和涉案人订攻守同盟,对抗审查。
调查组不含糊,缉私仓库保管员王泗吉提供两本账册,一本真账记王仲拿走128只手表等,一本假账对不上。办案人员核实证言,确认证据链。
1982年3月31日,广东省检察院和汕头地区分院立案侦查。8月24日,批准逮捕王仲。12月31日,向汕头地区中级法院提起公诉。
法院审理查明,王仲利用职权侵吞缉私物资、受贿索贿69749元,情节特别严重,构成贪污罪和受贿罪。
审讯时,王仲起初全盘否认,说部分东西是代领导买的,或自己买了记账没付钱。后来承认撒谎,但多数事实不认,态度恶劣。
法院依据刑法第155条、第185条和第53条第一款,1982年12月21日一审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王仲上诉,广东省高级法院1983年1月驳回,维持原判,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陈云在这案子上态度坚决。有人求情,说王仲老同志,1947年入党,有贡献,该从轻。陈云不同意,认为改革开放关键期,海丰这么乱,王仲起坏作用,不严惩对打击经济犯罪和改革开放不利。
他向邓公请示死刑,获批准,亲批“立即枪毙”。1983年1月17日,汕头人民广场开1.7万人公审大会,王仲被执行枪决,时年56岁。
这案子震动全国,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因贪污被枪毙的县委书记。中央借此推动打击经济犯罪活动,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多大官,违法就得办。
它暴露了初期沿海走私问题,提醒干部别被利益冲昏头。王仲从一台电视机起步,到贪巨款,步步滑坡,教训深刻。
反腐不是一阵风,得建长效机制,加强监督。海丰后来整顿基层,恢复秩序,这案子成了典型教材,推动全国反腐力度加大。
其实,王仲案告诉大家,权力是双刃剑,用好了为民服务,用歪了毁自己也害社会。那年代,工资低,诱惑大,可多数干部守住了底线。
王仲没守住,就付出了命的代价。中央严打,目的就是护航改革开放,让经济健康发展。40多年过去,反腐还在路上,从这案子看,零容忍是关键。
王仲这事,还反映出家庭影响。老婆儿子参与转移赃物,转卖获利,说明腐败有时传染近亲,得从源头教育。
调查显示,海丰走私泛滥,王仲不光个人问题,还带坏一批人,一些干部乱拿物资,基层烂掉。这提醒,领导责任重大,一把手作风正,下面才跟得上。
案子处理后,广东加强缉私,中央发文打击经济犯罪。陈云在十二届二中全会讲,党员谋私利不是小数,得严厉打击,不然党风败坏,失民心。王仲案就是例子,简报一发,报纸一登,全国都知道中央动真格了。
改革开放机会多,风险也多,得警惕。案子推动制度建设,如完善监督,严查经济犯罪。海丰从乱到治,靠的就是严惩加整改。
这案子有时代特征。那时特区刚起步,沿海开放,王仲在离特区近的地方乱来,影响坏。中央严办,稳住了人心,推动政策落实。历史看,反腐是保障发展,王仲案开了先河,后来老虎苍蝇一起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