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83年,陈云亲自批示:立即枪毙广东县委书记王仲,原因为何
创始人
2025-10-05 08:03:18
0

说起这个事,得从改革开放初期的那股风说起。那时候,国家刚打开大门,对外搞活经济,可沿海地方走私贩私也跟着冒头了。

广东海丰县就是典型,靠近港澳,好多本地人去那边谋生,回来探亲的越来越多,申请出境的也一大堆。这环境里,王仲这个县委书记,本该带头守规矩,结果他自己先栽进去了。

陈云批示枪毙他,主要因为王仲利用职权贪污受贿,金额巨大,还充当走私保护伞,严重破坏当地秩序,影响改革开放大局。中央觉得必须从严处理,才能杀鸡儆猴,稳住阵脚。

王仲这个人,1927年生在天津蓟县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1947年他20岁那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入党。1950年转到地方工作,从基层干起,一步步往上爬。

1976年2月,他调到广东海丰县,任县委副书记,后来升县委书记兼县革委会主任,还管打击走私指挥部。作为一把手,他本来负责整顿当地走私,可谁知他自己卷进去了。

海丰县那时候走私泛滥,查获的私货堆成山,手表、电视机、收录机啥都有。王仲从1979年下半年开始,就利用这些机会捞油水。

1979年秋,海丰红草公社一个广播员想早点去香港探亲,就给王仲家送了台17英寸黑白电视机,价值大概450元。王仲批了条子,让公安局快办手续,那人11月就出去了。

这开了头,王仲尝到甜头,胆子大了。海丰师范一个教师想一家五口去港,也送了台彩电和收录机,王仲直接批示,催人快办。接着,他还主动帮港商家属申请出境,换来电冰箱和彩电。

从1979年到1981年7月,王仲通过批条子、当面交办等方式,让相关部门违规批准11人提前出境,从中收受贿赂物品总值11608元。这些东西,他大部分转手卖掉,钱存银行。

贪污这块更严重。从1980年7月到1981年8月,王仲以“提取样品”“照顾领导”“外出需要”等借口,从汕尾镇、海丰县公安局汕尾分局、汕尾边防检查站等缉私仓库拿走一大批东西。

他不光自己拿,还让老婆陈巧兰和儿子王建成参与,低价买走或直接提取,转卖获利。总计贪污受贿69749元,这在80年代初可是天文数字,一个普通工人月工资才三四十块,王仲这笔钱够一般人干两百年了。

王仲干这些事,还不是一个人瞎折腾。他在海丰当一把手,实际指挥缉私工作,却纵容走私。海丰县走私一度成灾,沿海社队基层组织瘫痪,有些甚至烂摊子,一些缉私人员执法犯法,监守自盗。

整个县成了私货市场,有人讽刺叫“远东国际市场”。王仲负主要领导责任,他的行为败坏党和国家声誉,危害社会主义事业。1981年8月,他调任汕头地委政法委副主任,管辖更大,可旧习没改。

群众看不下去,从1980年起就写信检举。1982年初,一封匿名信寄到中纪委书记陈云那儿,详细列出王仲问题。陈云看后重视,多次听汇报,先后派100多人次工作组去海丰调查。

1982年2月20日,人民日报报道海丰四艘缉私艇人员执法犯法被捕,王仲慌了,和老婆儿子把赃款赃物分到8个亲友家藏,还和涉案人订攻守同盟,对抗审查。

调查组不含糊,缉私仓库保管员王泗吉提供两本账册,一本真账记王仲拿走128只手表等,一本假账对不上。办案人员核实证言,确认证据链。

1982年3月31日,广东省检察院和汕头地区分院立案侦查。8月24日,批准逮捕王仲。12月31日,向汕头地区中级法院提起公诉。

法院审理查明,王仲利用职权侵吞缉私物资、受贿索贿69749元,情节特别严重,构成贪污罪和受贿罪。

审讯时,王仲起初全盘否认,说部分东西是代领导买的,或自己买了记账没付钱。后来承认撒谎,但多数事实不认,态度恶劣。

法院依据刑法第155条、第185条和第53条第一款,1982年12月21日一审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王仲上诉,广东省高级法院1983年1月驳回,维持原判,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陈云在这案子上态度坚决。有人求情,说王仲老同志,1947年入党,有贡献,该从轻。陈云不同意,认为改革开放关键期,海丰这么乱,王仲起坏作用,不严惩对打击经济犯罪和改革开放不利。

他向邓公请示死刑,获批准,亲批“立即枪毙”。1983年1月17日,汕头人民广场开1.7万人公审大会,王仲被执行枪决,时年56岁。

这案子震动全国,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因贪污被枪毙的县委书记。中央借此推动打击经济犯罪活动,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多大官,违法就得办。

它暴露了初期沿海走私问题,提醒干部别被利益冲昏头。王仲从一台电视机起步,到贪巨款,步步滑坡,教训深刻。

反腐不是一阵风,得建长效机制,加强监督。海丰后来整顿基层,恢复秩序,这案子成了典型教材,推动全国反腐力度加大。

其实,王仲案告诉大家,权力是双刃剑,用好了为民服务,用歪了毁自己也害社会。那年代,工资低,诱惑大,可多数干部守住了底线。

王仲没守住,就付出了命的代价。中央严打,目的就是护航改革开放,让经济健康发展。40多年过去,反腐还在路上,从这案子看,零容忍是关键。

王仲这事,还反映出家庭影响。老婆儿子参与转移赃物,转卖获利,说明腐败有时传染近亲,得从源头教育。

调查显示,海丰走私泛滥,王仲不光个人问题,还带坏一批人,一些干部乱拿物资,基层烂掉。这提醒,领导责任重大,一把手作风正,下面才跟得上。

案子处理后,广东加强缉私,中央发文打击经济犯罪。陈云在十二届二中全会讲,党员谋私利不是小数,得严厉打击,不然党风败坏,失民心。王仲案就是例子,简报一发,报纸一登,全国都知道中央动真格了。

结语:

改革开放机会多,风险也多,得警惕。案子推动制度建设,如完善监督,严查经济犯罪。海丰从乱到治,靠的就是严惩加整改。

这案子有时代特征。那时特区刚起步,沿海开放,王仲在离特区近的地方乱来,影响坏。中央严办,稳住了人心,推动政策落实。历史看,反腐是保障发展,王仲案开了先河,后来老虎苍蝇一起打。

相关内容

原创 ...
清朝入主中原后,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在东北、蒙古等地区采取了...
2025-10-05 05:03:24
原创 ...
八旗军的历史兴衰:从东北亚最强军团到纨绔子弟集中营 八旗军是后金政...
2025-10-05 05:03:20
原创 ...
好的,请提供您需要改写的原文内容,我会根据要求进行扩写和细节补充,...
2025-10-05 05:02:59
原创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在中国东北地区遗留下一...
2025-10-05 05:02:56
原创 ...
在没有摄影技术的古代,人们想要记录容貌只能依靠画师手中的画笔。无论...
2025-10-05 05:02:45
原创 ...
成吉思汗的四大汗国:征战、分封与帝国的兴衰 成吉思汗,蒙古历史...
2025-10-05 05:02:44
原创 ...
在中国近代历史的浩瀚画卷中,抗日战争无疑是最为悲壮而深刻的篇章之一...
2025-10-05 05:02:40
原创 ...
各位朋友上午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晚清另一位重量级人物——左宗棠。...
2025-10-05 05:01:53
原创 ...
明太祖朱元璋,这位从布衣起家、最终开创大明王朝的铁血帝王,其一生充...
2025-10-05 05:01:47

热门资讯

原创 包... 标题:包拯墓室惊现合肥,考古专家痛心疾首揭示历史悲剧 XXXX年X月X日,在安徽省合肥市郊外一处正...
原创 清... 在乾隆皇帝统治时期,清朝的军事实力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迹象。这一现象与清朝的八旗制度演变密切相关。清...
汉武帝立储:不立刘病已为皇帝,... 卫子夫:一代贤后的悲剧人生 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刘彻的皇后卫子夫堪称一代贤后典范。这位出身寒微的女...
原创 蒋... 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战役遭遇重大挫折后,中央红军主力部队为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包围与追击...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司马懿竟然大... 【历史传奇:周瑜显灵护司马,上方谷火雨现天机】 公元234年深秋的一个寒夜,蜀汉军营的烛火在秦岭...
赵王为什么一定要换下廉颇?长平... 长平之战惨败的历史教训:赵王决策失误的多重因素分析 长平之战的惨痛失败,赵王负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
一口气看懂魏国历史!战国初期魏... 在战国历史上,魏国应该是最可惜的一个国家。 因为在战国初期的时候,魏国曾经一度率先进行变法,然后国...
汉族为什么叫“汉”族?“汉”是...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五十六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书写了灿烂悠长的历史,其中汉族人口...
原创 关... 关羽收编于禁三万降卒的战略可能性分析 关羽北伐期间,水淹七军、生擒于禁,俘虏三万魏军精锐,这一辉煌...
原创 1... 岁月如歌,时光飞逝的速度总是让人猝不及防。从辉煌灿烂的封建王朝,到硝烟弥漫的民国岁月,在这漫长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