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民党军队中,薛岳将军是蒋介石最为倚重的军事将领之一。众所周知,蒋介石治军极为严苛,其军令如山,鲜有将领敢于违抗。然而在抗日战争期间,却发生过一次著名的抗命事件——当时蒋介石判断战局不利下令撤退,薛岳将军却力排众议坚持作战,最终创造了辉煌的战绩。
这场载入史册的战役就是1941年的长沙会战。当时侵华日军势如破竹,已从华东地区长驱直入,攻占湖南大部,兵锋直指国民党临时政府所在地重庆。面对日军凌厉的攻势,蒋介石基于保存实力的考虑,主张放弃长沙进行战略撤退。但时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的薛岳将军却力陈己见,他认为长沙乃战略要地,必须死守。在发给蒋介石的电报中,薛岳以愿与长沙共存亡的壮烈誓言表明决心。蒋介石虽不赞同,但最终不得不勉强同意其作战计划,并下令各部予以配合。实际上,在接到正式命令前,薛岳早已开始积极备战,他深知此战关系重大,无论上峰如何决断都必须坚守。
战役打响后,战况异常惨烈。中国守军虽伤亡惨重,但凭借视死如归的斗志,先后击退了日军发动的五次大规模进攻。当日军指挥官冈村宁次得知进攻受挫后,立即调集十万增援部队驰援前线。然而就在这危急时刻,国民党援军及时完成合围之势,迫使日军仓皇撤退。这场持续月余的会战最终以中国军队歼敌5.6万人的辉煌胜利告终。日寇不仅遭遇重大损失,更被中国军人展现出的顽强斗志所震慑。冈村宁次在战后感叹道:撼山易,撼薛将军难,这句话成为对薛岳军事才能的最高赞誉。
长沙大捷的消息传到国际社会后,引起美国政府的极大震动。他们原以为中国军队难以抵挡日军的攻势,此战彻底改变了西方对中国抗战能力的认知。这场胜利不仅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更极大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成为中国抗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薛岳将军在此战中展现的军事智慧与过人胆识,也使其成为抗战时期最杰出的将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