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秘密召开,这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诞生。在13位与会代表中,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周佛海显得尤为特殊,他不仅是唯一具有海外背景的代表,更在会议期间被推选为党的副总书记,这一职务充分体现了当时党内对其政治资历和理论水平的认可。
一大闭幕后,由于时任总书记陈独秀正致力于广东的教育改革工作,短期内无法赴沪履职,周佛海便以副总书记身份暂代书记职务,负责处理党的日常事务。然而令人唏嘘的是,这位曾经站在革命前沿的创建者,后来竟公然宣称攻击共产党是我的责任,彻底背叛了自己参与缔造的政党。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更是与汪精卫沆瀣一气,组建伪政权南京国民政府,大肆鼓吹抗战必亡论,成为臭名昭著的汉奸。直到日本战败投降,这个政治投机分子又急忙转投蒋介石阵营,其反复无常的嘴脸暴露无遗。
周佛海1897年出生于湖南沅陵一个没落地主家庭,青少年时期就展现出过人的聪慧。1917年夏,20岁的他怀揣救国理想,自上海黄浦码头乘船东渡日本,先后就读于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和京都帝国大学。当时的日本正值大正民主时期,各种社会主义思潮蓬勃兴起,年轻的周佛海在接触河上肇等马克思主义学者的著作后,逐渐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他经常参加留日学生组织的读书会,与施存统等人热烈讨论《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这些经历为他后来成为中共一大代表奠定了思想基础。
1921年夏,正在京都求学的周佛海接到国内同志来信,邀请他作为留日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回国参会。在为期数天的会议上,他积极发言讨论党纲党章,其流利的日语能力和对国际共运的了解给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开展,周佛海在目睹国民党优渥的物质条件后开始动摇。1926年北伐军攻克武汉时,他主动向蒋介石靠拢,凭借其共产党元老身份获得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秘书长要职,月薪高达300大洋,从此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
这个时期的周佛海虽然仍在《新青年》等刊物发表马克思主义译文,但其写作动机已完全功利化。据其日记记载,他常将稿费用于购买进口西装、手表等奢侈品,甚至在上海霞飞路包养情妇。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他判断中国难以抵御日军进攻,遂通过旧交梅思平牵线搭桥,于1938年秘密投靠汪精卫。在伪政权中,他先后担任财政部长、上海市长等要职,不仅协助日军搜刮战略物资,更动用公款在愚园路购置豪华公馆,其妻杨淑慧的珠宝首饰就装满三个保险箱。
1943年后,随着太平洋战场形势逆转,狡兔三窟的周佛海又暗中与军统局长戴笠建立联系。他一方面继续向日军提供国共情报,另一方面又将76号特工总部的机密透露给重庆方面,企图左右逢源。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他立即宣布反正,却被愤怒的民众堵在宅邸三天不敢出门。尽管通过贿赂获得蒋介石特赦,但1946年仍以汉奸罪被判无期徒刑。在南京老虎桥监狱,这个昔日的政治赌徒饱受心脏病和舆论谴责的双重折磨,最终在1948年寒冬孤独离世,其充满投机色彩的人生就此画上句点。
周佛海的政治轨迹堪称一部生动的反面教材:从热血青年到革命叛徒,从理论家到贪污犯,其人生转折点无不与个人私欲紧密相连。他对共产主义信仰的背叛、对抗战事业的出卖、对民族大义的践踏,最终铸就了无可挽回的历史骂名。正如其狱中自白所言:我就像赌场里的赌徒,总想押中最后的赢家,却忘了赌桌早晚要散场。这段沉浮史警示后人:在民族大义面前,任何政治投机都终将付出惨痛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