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高平陵之变,司马懿早已是淡出政坛的“圈外人”,为何能扳倒曹爽
创始人
2025-10-04 18:32:05
0

公元249年爆发的高平陵之变,堪称三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这场政变不仅为魏晋政权更迭拉开了序幕,更预示着三国鼎立格局即将走向终结。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这段历史时,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值得关注:当时司马懿已远离权力中心长达十年之久,而曹爽却如日中天,掌握着朝堂大权。在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下,司马懿究竟凭借什么力量成功扳倒了权倾朝野的曹爽?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玄机?

让我们先来看看司马懿的政治背景。自景初二年(238年)被曹爽以升任太傅为名剥夺实权后,司马懿便逐渐淡出政治舞台。到正始八年(247年),他更是以养病为由闭门不出。在政治斗争中,一旦失去权力,往往意味着人走茶凉,更何况是长达十年的沉寂。然而,正是在这种看似势单力孤的情况下,司马懿却敢于向如日中天的曹爽发起挑战。那么,他的底气究竟从何而来?

据《晋书·宣帝纪》记载,司马懿在政变中巧妙地借助了几位关键人物的力量:他让司徒高柔持节代理大将军职务,接管曹爽的军营;任命太仆王观代理中领军,控制曹羲的军营;同时亲自率领太尉蒋济等人出兵迎接天子。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位核心支持者都有一个共同身份——他们都是曹魏的元老重臣,自曹操时代就效忠魏国的四朝元老。这些功勋卓著的老臣集体支持司马懿,成为他最坚实的政治后盾。 那么,这些曹魏元老为何会背弃曹爽而选择支持司马懿?根本原因在于曹爽的施政失当。在排挤司马懿独揽大权后,曹爽重用何晏、邓飏、丁谧等亲信把持官员选拔,导致趋炎附势者得势,刚正派者遭贬的局面。魏明帝原本安排曹爽与司马懿共同辅政,就是要维持宗室与元老集团之间的权力平衡。但曹爽打破这一平衡,大量任用亲信,自然引发元老集团的强烈不满。作为托孤大臣和元老集团的领袖,司马懿站出来反对曹爽的专权,既具有政治正当性,又具备足够的号召力。正是获得了这些元老重臣的鼎力支持,司马懿才在舆论上获得了与曹爽抗衡的资本。 然而,政治支持固然重要,但若没有军事力量作为后盾,政变也难以成功。这时,司马懿之子司马师的关键作用就凸显出来了。虽然人们常津津乐道于司马师暗中豢养三千死士的事迹,但实际上,司马师担任的中护军一职才是政变成功的关键。在魏晋时期,中领军和中护军不仅掌管禁军,还负责武将选拔,是极其重要的职位。正是凭借这个职位,司马氏得以掌控政变所需的武装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曹魏的中领军、中护军向来由曹氏或夏侯氏将领担任。司马师之前,中护军由曹爽心腹夏侯玄出任。正始四年(243年),夏侯玄调任征西将军出镇关中,司马师接任中护军。这一人事变动背后可能暗藏玄机:关中地区是曹魏防御蜀汉的前线,也是司马懿长期经营的地盘。曹爽派夏侯玄接管关中,本意是要削弱司马氏的影响力。但作为空降将领,夏侯玄要在司马氏的势力范围内立足并非易事。因此,曹爽很可能以让司马师出任中护军为条件,换取司马懿对夏侯玄接管关中的支持。

同年,东吴诸葛恪率军北伐时,曹爽也不得不依靠司马懿的军事才能来应对。这些事例表明,即便曹爽有意打压司马懿,但在关键时刻仍需借助其军事经验。通过让司马师掌握禁军部分权力来换取对关中的控制,对曹爽来说似乎是一笔划算的交易。然而,正是这个决定,最终导致了曹爽的覆灭。此外,参与政变的太尉蒋济曾长期担任中领军、中护军,在禁军中威望甚高,这也大大减少了政变阻力。

在政变的具体部署上,司马懿展现出了老练的政治智慧和军事谋略。他没有采取擒贼先擒王的常规策略,而是先派兵占领武库,再让司马师、司马孚控制宫城,司马昭监视宫内动向,随后才派高柔、王观接管曹爽、曹羲的军营,最后与蒋济屯兵洛水浮桥,防备曹爽反扑。这一系列行动中,抢占武库堪称神来之笔。

武库作为储存兵甲的重地,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历史上,汉武帝时期的戾太子之乱和汉哀帝时期的董贤事件都显示出控制武库的关键作用。在平时,除执行任务的禁军外,其他军队的武器都集中存放在武库。因此,谁控制了武库,谁就能掌握军事主动权。司马懿抢占武库的决策,等于切断了曹爽势力的武器来源,使其即使兵力占优也难以组织有效抵抗。这也解释了为何司马懿仅派两名文官就能控制曹爽、曹羲的军营。 更重要的是,私藏兵器在当时是谋逆大罪。司马懿虽地位崇高,也不可能私自储备军械。只有控制武库,司马师的禁军和三千死士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获得武库的装备支持后,政变部队才能顺利执行控制宫城、驻守浮桥等后续行动,最终完全掌控京城。

在整体实力远逊于曹爽的情况下,司马懿将有限力量集中用于攻占武库这一关键目标,以精准而冒险的一击改变了历史走向。这种老辣的政治手腕和军事眼光,充分展现了这位历经沙场的政治家的过人之处。高平陵之变的成功,不仅是司马懿个人政治智慧的胜利,更是曹魏政治生态和权力结构演变的必然结果。

相关内容

旅游景点、酒店宾馆如何防控...
基孔肯雅热 是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通过“清积水、灭成蚊、防...
2025-10-04 09:10:34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海盐...
中新网嘉兴10月3日电(黄彦君 王海滨)国庆中秋假期期间,融合城市...
2025-10-04 09:10:07
乐山峨眉又一个网红地来啦!
9月28日,位于峨眉山市高桥镇严寺村的陶酒部落生态文旅园区正式开业...
2025-10-04 09:10:03
多元体验点燃长兴岛之夜,农...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市集人头攒动,公园游人如织,...
2025-10-04 09:09:52
国庆第三天,临沧芒来草山千...
国庆佳节,举国同庆。10月3日,临沧市耿马自治县芒来草山化身为“云...
2025-10-04 09:09:36
国庆第三天,青铜峡黄河大峡...
2025年10月3日,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迎来国庆假期第三日游客...
2025-10-04 09:09:25
国庆敦化两日游,禅意山水与...
金秋十月即将到来,敦化,这座充满历史与文化的城市,正以最美的姿态迎...
2025-10-04 09:07:59
广西龙胜国庆迎客忙:多元体...
中新网桂林10月3日电(韦吉阳 章艳)国庆假期1日至3日,广西桂林...
2025-10-04 09:07:41
从“旁观”到“入戏”,襄阳...
国庆中秋假期,襄阳文旅市场再度火爆,线上酒店、景区、住宿搜索量大幅...
2025-10-04 09:07:33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卷中,曾出现过多个动荡分裂的时期,其中尤以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这三个时代...
李世民杀光了李建成、李元吉的儿... 历史学者们普遍认为,唐太宗李世民的皇位继承存在严重的合法性问题。公元626年爆发的玄武门之变中,李世...
秦国变法与魏国武卒都是好制度,... 魏国霸业的陨落与秦国的崛起:马陵之战后的战国格局变迁 马陵之战堪称战国时期最具转折性的战役之一。这...
曹操陵墓的位置被一河南农民发现... 好的,我将按照您的要求对历史类文章进行改写,增加细节描述并扩充至400字以上。以下是一个示例改写: ...
原创 民... 泛着淡蓝银盐光泽的相纸,轻轻托起民国三十余载的风烟,每一张影像都像被时光浸过的茶,沉淀着新旧交织的独...
朱元璋当年想要攻打日本,刘伯温...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若论及对中华民族造成最深重伤害的国家,日本若自认第二,恐怕没有其他国家敢称第...
康熙第一次吃巧克力,看到900... 在清朝中后期,这个东方帝国的国力达到了鼎盛时期。紫禁城内金碧辉煌的宫殿和繁荣的市井景象,让统治者们深...
汉朝为何仅用一千人马,就将世界... 班超,这位被后世尊称为定远侯的传奇人物,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出身于东汉著名的文学世家...
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何不立朱棣呢... 【历史迷雾中的皇权抉择:朱元璋立储风波始末】 前言 历史长河中,建文帝朱允炆的最终归宿始终笼罩着重...
项羽为何被评为千古无二?至今无...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生可谓命运多舛。这位才华横溢的女子虽为女儿身,却怀揣着不输男儿的壮志豪情。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