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太平公主生死劫,亲兄长李旦果断撤退,亲侄子李隆基大义在手,宫变颇多疑点
创始人
2025-10-04 18:06:03
0

公元713年,正值唐玄宗先天二年,政局动荡的唐王朝迎来了开国以来的第四次宫廷政变——先天政变。这场政变的对立双方是年轻的唐玄宗李隆基与其野心勃勃的姑姑太平公主。据史料记载,太平公主意图效仿其母武则天,策划发动政变夺取政权。然而与前三次政变中发动者均能成功夺权不同,这次太平公主遭遇了惨败。她不仅被自己的亲侄子李隆基击败,最终还被赐死,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

后世史家常评论太平公主有成为第二个女皇帝的野心,但她与母亲武则天有着本质区别。武则天出身武氏家族,而太平公主却是李唐宗室,这个身份无形中限制了她的政治选择。因此,她最初参与的两次政变都是支持兄长李显和李旦登基。不过,继承了母亲政治基因的太平公主对权力有着难以割舍的渴望,始终不愿放弃权柄归隐田园,这也最终导致了她的悲剧结局。

一、权倾朝野的镇国公主:太平公主的权势巅峰

唐睿宗李旦即位初期,太平公主在朝堂上的权势可谓如日中天。自唐高宗时期起,她就不断获得加封,到睿宗朝时已是位比亲王的镇国太平公主,享有万户食邑的特权。更令人瞩目的是,她不仅拥有开府建牙的权力,还获准组建私人武装护卫。太平公主的三个儿子都被封为王爵,而睿宗任命的七位宰相中,竟有五位出自她的门下,其党羽遍布朝野。

太平公主能够达到如此权势,首先得益于她特殊的出身——她是唐高宗与武则天唯一存活的女儿,深得父母宠爱。在武则天退位后,她参与的两次政变都站在了胜利一方,先后成功扶立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登基。特别是在与李隆基联手发动的唐隆政变中,太平公主更是亲自将韦后所立的少帝李重茂拉下皇位,为李旦登基扫清障碍。据《资治通鉴》记载,当时少帝犹在御座,太平公主进曰:'天下之心已归相王,此非儿座!'遂提下之。

然而,唐隆政变后,太平公主与另一位功臣李隆基的矛盾日益加深。两人都是权力欲望极强之人:一个贵为皇太子,一个权倾朝野。他们在朝堂上逐渐形成对立的两大阵营。李隆基需要巩固储君地位,而太平公主也不愿放弃既得权力,双方的斗争愈演愈烈,最终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史料记载:太平公主以太子年少,意颇易之;既而惮其英武,欲更择暗弱者立之以久其权,数为流言,云太子非长,不当立。

二、睿宗的艰难抉择:在儿子与妹妹之间

在这场权力斗争中,李隆基幸运地获得了父亲李旦的支持。李旦第二次登基后,立即面临儿子与妹妹的政治角力。作为经历过武则天时代的睿智君主,李旦深知局势的凶险。从武则天时期开始,他就目睹了太多李唐宗室的血腥杀戮,如今同母兄弟姐妹仅剩他与太平公主二人。

李旦既不愿看到儿子与妹妹自相残杀,也不愿亲手沾染同胞的鲜血。起初,他采取骑墙态度:太平公主要求废黜太子,他没有同意;李隆基一方要求将太平公主迁出长安,他也予以拒绝。但最终,李旦还是选择了支持儿子。从情感上,他不愿对付太平公主,但经历过武则天和韦后专权的李旦,再也无法容忍又一个女强人掌控朝政。即使他知道太平公主并无称帝野心,也认为权力还是应该由男性掌握更为妥当。

当太平公主指使术士以彗星出西方的征兆暗示太子可能夺位时,李旦出人意料地顺水推舟,直接将皇位禅让给李隆基,自己退居太上皇。这一举动不仅是在儿子与妹妹的政争中明确表态,更重要的是赋予了李隆基最正统的名分。太平公主要求更换太子的诉求顿时失去依据——可以要求换太子,但总不能要求换皇帝,那就不再是政争,而是谋逆了。李旦的退位看似给了太平公主沉重一击,实则也是给她一个全身而退的机会。

三、政变的真相与结局:一场不对称的权力较量

李隆基登基后,太平公主依然不愿放弃权力,继续把持朝政。这自然引发李隆基的强烈不满。在双方僵持期间,曾在武则天时期因刺杀武三思获罪的王琚等人不断向李隆基进言,主张先发制人除掉太平公主。在这些谋士的策划下,李隆基逐渐聚集了一批支持对太平公主采取强硬措施的大臣。

根据史书记载,李隆基最终获得三条对太平公主采取行动的理由:一是太平公主结党营私,权倾朝野;二是她与多位朝臣密谋废立;三是有人告发她计划在七月四日发动政变。于是,在李隆基登基的第二年七月初三,他抢先动手,派亲信王毛仲率300禁军突入皇宫,诛杀了太平公主在宫中的亲信。得知消息的太上皇李旦只能默认这一结果,次日便移居侧殿,彻底退出政事。

令人意外的是,号称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在此次政变中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史料记载:太平公主逃入山寺,三日乃出,赐死于家。她的党羽全被诛杀,只有一个反对她与李隆基争斗的儿子幸免于难。李隆基还从太平公主府邸抄没大量财物,收之数年不尽。

四、历史谜团与时代终结

这场政变存在诸多疑点: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为何如此不堪一击?她若真要发动政变,为何不在李旦刚退位时行动,而要等到李隆基地位稳固后才动手?告密者魏知古作为李旦亲信,又是如何得知太平公主的密谋?这些疑问使后世史家怀疑,这很可能是一场由李隆基主导的政治清洗,而非真正的政变对抗。

无论如何,公元713年太平公主之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影响唐朝数十年的女性参政时代就此落幕。从武则天到韦后,再到太平公主,连续三位女性政治强人的时代被李隆基画上句号。在先天政变前几年,李隆基还通过唐隆政变清除了韦后、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等女性政治人物。可以说,他是让唐朝政治回归传统轨道的关键人物。

太平公主是否真有谋反之心,还是李隆基借机铲除政敌,这些都已不再重要。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最终在与有为君主的权力角逐中败下阵来。在她之后,中国历史上再未出现过以公主身份权倾朝野的女性政治人物。即使她的真实姓名在史书中都难以确考,但谁又能说她不是青史留名呢?

(全文共计约1200字,在保持核心史实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细节描写和背景分析,使叙述更加丰富完整。)

相关内容

旅游景点、酒店宾馆如何防控...
基孔肯雅热 是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通过“清积水、灭成蚊、防...
2025-10-04 09:10:34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海盐...
中新网嘉兴10月3日电(黄彦君 王海滨)国庆中秋假期期间,融合城市...
2025-10-04 09:10:07
乐山峨眉又一个网红地来啦!
9月28日,位于峨眉山市高桥镇严寺村的陶酒部落生态文旅园区正式开业...
2025-10-04 09:10:03
多元体验点燃长兴岛之夜,农...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市集人头攒动,公园游人如织,...
2025-10-04 09:09:52
国庆第三天,临沧芒来草山千...
国庆佳节,举国同庆。10月3日,临沧市耿马自治县芒来草山化身为“云...
2025-10-04 09:09:36
国庆第三天,青铜峡黄河大峡...
2025年10月3日,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迎来国庆假期第三日游客...
2025-10-04 09:09:25
国庆敦化两日游,禅意山水与...
金秋十月即将到来,敦化,这座充满历史与文化的城市,正以最美的姿态迎...
2025-10-04 09:07:59
广西龙胜国庆迎客忙:多元体...
中新网桂林10月3日电(韦吉阳 章艳)国庆假期1日至3日,广西桂林...
2025-10-04 09:07:41
从“旁观”到“入戏”,襄阳...
国庆中秋假期,襄阳文旅市场再度火爆,线上酒店、景区、住宿搜索量大幅...
2025-10-04 09:07:33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卷中,曾出现过多个动荡分裂的时期,其中尤以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这三个时代...
李世民杀光了李建成、李元吉的儿... 历史学者们普遍认为,唐太宗李世民的皇位继承存在严重的合法性问题。公元626年爆发的玄武门之变中,李世...
秦国变法与魏国武卒都是好制度,... 魏国霸业的陨落与秦国的崛起:马陵之战后的战国格局变迁 马陵之战堪称战国时期最具转折性的战役之一。这...
曹操陵墓的位置被一河南农民发现... 好的,我将按照您的要求对历史类文章进行改写,增加细节描述并扩充至400字以上。以下是一个示例改写: ...
原创 民... 泛着淡蓝银盐光泽的相纸,轻轻托起民国三十余载的风烟,每一张影像都像被时光浸过的茶,沉淀着新旧交织的独...
朱元璋当年想要攻打日本,刘伯温...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若论及对中华民族造成最深重伤害的国家,日本若自认第二,恐怕没有其他国家敢称第...
康熙第一次吃巧克力,看到900... 在清朝中后期,这个东方帝国的国力达到了鼎盛时期。紫禁城内金碧辉煌的宫殿和繁荣的市井景象,让统治者们深...
汉朝为何仅用一千人马,就将世界... 班超,这位被后世尊称为定远侯的传奇人物,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出身于东汉著名的文学世家...
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何不立朱棣呢... 【历史迷雾中的皇权抉择:朱元璋立储风波始末】 前言 历史长河中,建文帝朱允炆的最终归宿始终笼罩着重...
项羽为何被评为千古无二?至今无...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生可谓命运多舛。这位才华横溢的女子虽为女儿身,却怀揣着不输男儿的壮志豪情。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