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射杀李广之子李敢事件始末
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后,汉朝名将霍去病在甘泉宫狩猎时公然射杀了关内侯李敢,这一事件在朝野引起轩然大波。令人意外的是,汉武帝仅以李敢是被鹿撞死的为由,就将这起命案轻描淡写地揭过。然而细究史料可以发现,这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政治博弈和情感纠葛,汉武帝为平息此事可谓煞费苦心。
事件的起因要追溯到李敢与霍去病、卫青之间的恩怨。李敢是飞将军李广的第三子,继承了父亲的勇猛善战。在河西之战中,他率领数十骑突入匈奴四万大军,成功突围并鼓舞士气,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漠北之战时,霍去病破例将李敢召入麾下担任临时副将,李敢在此战中表现神勇,夺得匈奴左贤王鼓旗,获封关内侯,食邑二百户。这个爵位连他父亲李广毕生都未能获得,可谓光耀门楣。
然而凯旋归来的李敢却得知父亲李广已自尽身亡。原来年过六旬的李广在漠北之战中被卫青调离主战场,导致迷路失期。面对军事审判的羞辱,这位老将军选择在大将军幕府拔刀自刎。悲愤交加的李敢认定卫青是害死父亲的元凶,伺机将卫青打伤。宽厚的卫青选择隐瞒此事,但消息还是传到了霍去病耳中。
霍去病杀李敢的动机主要有二:首先,卫青是他的亲舅舅,也是他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男性长辈;其次,李敢作为他的旧部,其行为可能被解读为霍去病授意,影响他在军中的威信。于是在甘泉宫狩猎时,霍去病当着汉武帝和百官的面,用弓箭射杀了李敢。
汉武帝对此事的处理令人玩味。他不仅编造鹿撞说为霍去病开脱,还让霍去病继续留在长安参与朝政。这种偏袒程度远超常规,究其原因:第一,霍去病是抗击匈奴的核心将领,当时汉匈战争尚未结束,朝廷需要倚重他的军事才能;第二,汉武帝对霍去病有着特殊的感情,从独创的封号到随军御膳都体现着超乎寻常的宠爱;第三,深究此事必然牵扯李敢袭击大将军的重罪,可能引发更大的政治风波。
为平息事态,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善后措施:任命霍去病旧部徐自为接替李敢的郎中令要职,表明对霍去病集团的信任;同时厚待李敢子女,将其女纳为太子侍妾,给予其子特殊关照,还提拔其侄李陵担任要职。这些举措有效缓解了矛盾,以致后来霍光与李陵成为挚友。
这一事件充分展现了汉武帝高超的政治智慧,在维护法纪与实用主义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既保全了重要将领,又安抚了功勋家族,堪称古代政治危机处理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