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刘备集团的发展异常艰难。
诸葛亮的“隆中对”提出了三步走战略:先取荆州后取川,两路出兵天下安。
第一步,占据荆州
刘备却因优柔寡断错失时机,荆州被曹操夺了,后来好容易夺得荆南四郡,还和盟友孙权红了眼,导致双方红了脸。
第二步,谋取益州
这对刘备集团拓展战略空间极为关键。
如果不能打下,刘备集团就会成为夹心饼干,憋屈而死。
建安十六年(公元 211 年),刘璋忌惮张鲁和曹操,力排众议,特邀三国中信誉最好的雇佣军——刘备带兵入川。
刘备留关羽守荆州,亲率大军西进。
此时,庞统献上取西川的上中下三策:
上策精兵突袭成都;中策诱杀涪城守将,进军成都;下策退回荆州,日后再图。
刘备权衡后,认为上策太冒险,下策太迟缓,选择了相对稳妥、能控制风险并扩大势力的中策。
刘备依计杀杨怀、高沛,拿下涪城,与刘璋彻底撕破脸皮,准备夺成都。
但在雒城之战中,庞统中箭身亡。
好在刘备岌岌可危之际,盼来了诸葛亮、张飞、赵云支援,最终刘璋投降,刘备成功夺取西川。
即便如此,刘备打西川,足足也花了三年时间。
隆中对和与庞统的取西川策略相辅相成,前者是宏观战略,后者是具体战术,助力刘备集团爬坡,为蜀汉政权奠基,是三国历史的一块重要拼图。
#三国#历史#文化#三国演义#三国志#读书#三国的碎珠#刘备#庞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