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代一刽子手嘲讽死囚怕死,囚犯道:肚子饿!刽子手听后急忙下跪
创始人
2025-10-01 01:32:59
0

崇祯十三年,明朝的局势愈加严峻,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国运日渐颓废。朝堂上英才匮乏,政权衰败,许多人已经看不到未来的希望,黄道周便是其中一位深感忧虑的忠臣。在这个时刻,他的心中浮现出一种强烈的预感,似乎已经能够感受到帝国的崩塌。外敌清军逐渐压境,国内官员勾心斗角、互相倾轧,社会动荡,民众疾苦,这一切似乎都昭示着明朝的灭亡已成定局。

对于清朝而言,凡是旧朝的忠臣,不转变立场,即便是为国家捧心的英雄,也无法幸免于难。反清复明的行动,像暗潮般不断涌现,尤其在清朝建立初期,诸如黄道周这样忠诚的旧臣,屡屡展现出让清朝高层都不禁感叹的英雄气概。黄道周,便是那一时代的典型。他出身平凡,但却具有过人的才华。在家乡的书院里,他便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天赋,年少时便能写出铿锵有力、感人至深的诗文。凭借这份才情,黄道周顺利踏入了官场,一身清廉正直,心系百姓,力图为国家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官场上,黄道周以廉洁自守著称,他极为痛恨那些中饱私囊、谋取个人私利的行为。可在那个腐化严重的末世官场中,他的坚持使得他成为了许多人眼中的眼中钉。那些深谙权术的小人,见黄道周无法为他们所用,便开始通过上奏弹劾来打压他。而黄道周本人的奏折直言不讳,往往对国家的病态作出了尖锐的揭露,这种直率的风格让当时的明朝高层感到羞辱,逐渐加深了对他的敌视。几年间,黄道周屡遭贬谪。然而,作为一个真正忠诚于国家的士人,他并未因此灰心丧气,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始终心系百姓,坚守大明的传统与正道。对于黄道周来说,若每一个忠良之士因不满而离开,那么国家的安定与百姓的安危,又将由谁来捍卫呢?

然而,像黄道周这样坚持道义、无私奉献的忠臣,在动荡的年代里实在是少数。在那个时代,大部分武将畏敌怯战,文官则以国家的危难为机会,谋取私利,根本无法为民众带来安宁。而黄道周则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认为只有国家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才不负一生的忠诚。

顺治二年,南京城终于在清军的重兵压迫下告破。此时的明朝,已经支离破碎,四面楚歌。看着曾经敌视过自己的皇族,黄道周并没有放弃,而是毅然决然选择了站在民族大义一边,捍卫大明的最后尊严。在清军入城之时,大明的皇族们仓皇逃命,急忙成立了流亡政府。忠诚的大臣黄道周则在第一时间,发动民间的忠士,成立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尽管队伍规模不足,装备简陋,甚至马匹都不到百匹,黄道周依然希望通过拖延时间,为皇族提供撤离的机会,争取光复大明的希望。

在十月初的战斗中,黄道周巧妙地采用游击战术,兵分三路,依托地形,给追击的清军制造了不小的麻烦,虽然无法与清军的正规军抗衡,但黄道周希望通过这种战术,给大明的余韵争取到一线生机。然而,由于清军的强大,黄道周最终未能逃脱被俘的命运。随即,他被押往南京受审。即便在囚禁中,黄道周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心性,他不曾因困厄而气馁,反而常以诗文来表露自己的心境,诗句中充满了对昔日大明盛世的怀念与感伤。

然而,流亡中的大明朝廷最终未能翻盘,清军完成了对明朝的彻底清算,稳定了对中原的统治后,开始着手对黄道周等明朝忠臣的处理。清朝的皇族不同于其他新兴政权的残酷,他们十分看重那些忠诚且有才华的前朝官员,尤其在稳定政权后,决心拉拢这些原明朝的能人。洪承畴作为清朝重要的臣子,被派往监狱劝降黄道周,希望他能够效忠新朝,成为清朝中有担当、有勇气的官员。以洪承畴的经验,他本以为黄道周会因前途所迫而答应,但令他没想到的是,黄道周在监狱中竟然毫不妥协,怒斥了洪承畴一番。

面对黄道周的坚持,洪承畴感到气愤不已,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黄道周的顽固不化只能给自己带来麻烦,于是便上报朝廷,建议将黄道周斩首示众。然而,清朝朝廷依然决定留他一命,他们认为黄道周等忠臣可能是未来建立稳定政权的一块重要基石,且未必永远抱有敌意。因此,他们决定暂时不急于杀害黄道周,以期未来能说服他。可惜,黄道周并未给他们这个机会,他始终保持着大明忠臣的节操,开始进行长时间的绝食,甚至在十二天后,依然坚决拒绝进食。

在黄道周临刑前,狱中的刽子手看到他已然虚弱得几乎无法站立,轻蔑地笑道:“你不过是个临死还怕的贪生之徒罢了!”黄道周眼神冷峻,转过身,只淡淡地说道:“肚子饿。”这一句话使得刽子手顿时意识到,面前的这位忠臣,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刽子手心中充满敬佩,立刻跪下,表示歉意,并表示他已经为黄道周的忠魂肃然起敬。黄道周微微一笑,最后低语:“动手吧。”就在刽子手执行命令的瞬间,黄道周的眼中闪过一丝悲壮,仿佛看到了明朝曾经的盛大与辉煌,而这一切如今已经灰飞烟灭。

当黄道周的死讯传到南明流亡政府时,绍武帝特赐“忠烈”谥号,以表彰他的忠诚与英勇。而黄道周临终时所作的画作——一幅长松怪石的画作,成为了他最后的遗产。画中的怪石,坚韧不拔,犹如黄道周的一生,刚正不阿,忠诚坚守,尽管他在当时是一个被视为“怪人”的存在,但正是这样的怪人,最终在国家最需要时,成为了最值得信赖的英雄。

大明末年,朝政腐败,宦官与权臣互相斗争,而百姓的苦难几乎无人关心。在这样一个乱世中,黄道周这类忠臣,却始终坚持着为百姓、为国家的安定而战,尽管他最终未能守住大明的江山,但他那份无私的忠诚和铁骨铮铮的精神,依然值得后人铭记与敬仰。

相关内容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北省...
国庆中秋假日期间,全省大部时段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总体利于出行。假...
2025-09-30 13:09:45
购房补贴、定向礼包,多地“...
来源:新京报 恰逢“金九银十”,多地政府推出购房优惠政策,拿出“真...
2025-09-30 13:08:52
十一国庆节长假大家都去哪里...
国庆假期的出行选择早已多元分化,有人奔赴热门地标感受家国氛围,有人...
2025-09-30 13:08:43
景区缺客流数据?票务管理信...
景区经营者常常抱怨:“客流数据太模糊,根本不知道哪天人多、哪天人少...
2025-09-30 13:08:22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主要负责同...
日前,中共中央决定:王伟中同志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委员、常委、书记,...
2025-09-30 13:07:42
四川眉山黑山石组合堆叠 眉...
天然黑山石,这枚大地淬炼的刚毅诗行,以其独特的外在之美、坚韧的内在...
2025-09-30 13:06:57
革命文物丰富了中华文明标识...
章舜粤 战地记者沙飞拍摄的《战斗在古长城》,画面为1938年春守...
2025-09-30 13:06:49
原创 ...
宫女,又称宫人,依据她们的职责和地位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负责...
2025-09-30 13:06:33
原创 ...
十三陵位于北京市的昌平区,自清朝入关后,清政府为了维护与汉人关系,...
2025-09-30 13:06:32

热门资讯

华南人民抗战历史专题展开幕 多...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面展示华南人民抗战历史,8月26日,由中共广...
原创 战... 战国时期人才确实极为济济,但为什么几乎没有人为东周天子效力呢?战国是在春秋之后又一次深刻变革的乱世,...
松弛又焦虑的美国人 文 | 南七道 本文为真实美国系列第3集,我和好友吕伟胜(@胜在出海),从美国加州出发,自驾穿越芝...
原创 岳... 有时我们不禁思考,作为南宋皇家的赵氏后裔,赵构应该对于北伐抱有最为迫切的积极态度,然而,他却又是最为...
原创 康... 康熙帝,被誉为清朝的第四位皇帝,其治国之慧和对文化的极致推崇,历经岁月洗礼依然广为传颂。然而,在那浩...
一份尘封的历史档案,一段不能湮... 位于英国曼彻斯特市中心的人民历史博物馆名气并不大,记者却在这里有了一份意外收获——一份尘封多年的历史...
原创 康... 清朝康熙帝的继位,一直是历史学者和文化爱好者们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关于康熙帝继位的过程和背景,官方的...
原创 朱... 朱文正,原名朱文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侄子,朱元璋的大哥朱兴隆的儿子。由于朱兴隆早逝,年幼的朱文...
原创 清... 清朝青楼女子的真实面貌究竟是怎样的?很多影视剧中对她们的描绘可能让你误入歧途,然而一些珍贵的旧照片却...
原创 我... 东汉末年,诸葛亮尚隐居在茅庐中,却凭借一席言辞便为之前迷茫的刘备指引了未来的方向,这便是史上著名的《...